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责任 > 正文

乡村振兴迎“蜂”来

2024年04月15日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作者:程浩、向盈
A+ A

春日里,来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芒东镇翁冷村的一处低矮山坡,一片绿意中,村民王永正在村里的胡蜂标准种群繁育基地忙活。

翁冷村森林覆盖率高,适合胡蜂养殖。去年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助力下,村里发展胡蜂养殖产业,既充盈养殖户的“钱袋子”,也让村集体有钱赚。

村里的胡蜂标准种群繁育基地,整齐地摆放着600多个特制的蜂箱。向盈摄

在基地的培育标准种群蜂大棚里,600多个特制的蜂箱整齐摆放。为让每个蜂箱里的蜂王不至于饿着渴着,每个蜂箱固定有两个注射器,分别用来给蜂王喂食蜂蜜和水。看到有蜂王开始筑蜂巢,王永便拿笔在蜂箱上标注日期。

傣家汉子王永打小对胡蜂有感情,常跟着家里人到山上采集蜂群。十多年前,他有次采集了一窝蜂群拿到自家地里养,养了没几个月,蜂巢便像瓮口般大。带到集市上卖,蜂巢连着蜂蛹有60多斤,那时蜂蛹的售价不高,但也卖了1200多块钱,让王永开心了很久。

后来,随着蜂蛹价格水涨船高,每年到了山里胡蜂筑巢的时节,王永就和家人去找蜂群,再带回去养几个月。去年他养了10多群胡蜂,通过卖蜂蛹,获利1万多元。

像王永这样每年到山里“淘”蜂群的村民,在翁冷村还有不少。“可以把胡蜂产业发展起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去年后半年,德宏州烟草专卖局派驻到翁冷村任第一书记的王云川心里盘算。

怎么养?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师、德宏师专食用药用昆虫研究所所长郭云胶。

2008年的一天,在生物标本采集活动中,郭云胶发现,德宏当地野外捣毁胡蜂蜂群现象普遍。“很多农户冒着被蜇中毒身亡的风险,争先恐后去山里烧蜂窝,掏取幼虫和蜂蛹,拿到市场上卖。”他说。

蜂箱里的胡蜂。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要知道,胡蜂繁殖快、群体数量大、活动范围广,不论是蝗虫、松毛虫、蛾类等个体大的害虫,还是菜青虫、蚜虫等小型害虫,胡蜂都能快速捕食。“农户们大量捣毁蜂群,导致自然规律被破坏,胡蜂资源衰竭,大家不得不用大量农药灭虫,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收成。”郭云胶因此觉得,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讲,有必要科学保护胡蜂。于是,从那时起,他和团队钻研胡蜂的人工养殖,直到现在。

听说王云川想在翁冷村发展胡蜂养殖产业,郭云胶带着团队来村里,对72名有胡蜂养殖兴趣的农户开展技术培训。

去山里捣毁蜂群不是长久之计,今年1月,挂钩帮扶翁冷村的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出资13万元,在村里建了胡蜂标准种群培育基地,鼓励村民人工养殖胡蜂,基地产权归村集体所有。

基地建成后,村里物色人选后,把基地承包给有养蜂经验的王永。除首年交给村集体3万元承包费外,蜂王筑好的蜂巢,王永自己留一部分,监测户如果购买,他须以低于市场价20%至30%的价格售卖,带动更多农户养殖。

王永此前没人工养过胡蜂,很多技术细节不懂,为此,郭云胶和团队常到基地“手把手”指导,帮着提升技术。

“600多个蜂箱就是600多群蜂,售卖给监测户和其他农户500群,每群按200块钱算,收入有10万元;自己还有100多群,养几个月后售卖蚕蛹,每群能卖1000块左右,收入就是10多万元。两样加起来,收入就有20多万元,刨除给村里的3万元,再扣除各种成本,一年纯收入接近10万元……”王永算着细账。

王永查看蜂王筑巢情况。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这段时间,已有不少农户打来电话,跃跃欲试想购买蜂群养蜂。“再过个把月,蜂王就将筑好蜂巢,到时你们就能拿到山上养了。”王永不停地解释。

养胡峰的人多了,销路愁不愁?在王云川牵线下,翁冷村胡蜂标准种群繁育基地与芒东村的经销商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对蜂蛹进行收购,助力蜂蛹实现量产量销。

看得出,胡蜂即将带来的经济效益,既提高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也间接提高他们参与绿色防控虫害的积极性,当地生态环境由此能得到保护。

郭云胶还在尝试延伸胡蜂养殖产业链,他和团队开发出胡蜂蜂毒保健酒、胡蜂蜂毒渗透剂等胡蜂资源系列产品,以便让生态平衡和农户增收双赢的局面持续下去。痴迷于养胡峰的王永想跟郭云胶多学点,这段时间,只要有不懂的,他就和郭云胶“煲电话粥”,一“煲”就是一二十分钟。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