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据《新烟草》报道 【嘉宾】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小百户镇兴仁村烟农周家强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鸡头村烟农周正权
湖北省建始县烟叶分公司谭远淼
湖北省恩施州烟草公司巴东县烟叶分公司王 镇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烟草专卖局王 琼
福建省南平市烟草公司邵武分公司周圆臣
贵州省烟草公司烟叶管理处李光雷
重庆市彭水烟草分公司申宁馨
主持人:各位嘉宾好,讨论的话题是烟田地膜的回收问题。地膜的广泛使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地膜在保持土壤水分、温度、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作物收获后,如果不及时清除地膜,让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将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和损害。年复一年,土壤质量下降,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所以,地膜清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残留地膜对土地到底有何危害呢?
周家强:地里有残留膜的地方,作物根系生长不良,庄稼长势差,有的膜还把种子包住,导致出苗率低下。
周正权:近年来,家烟田都是使用机械耕种,往年不太重视地膜的回收,致使很多残膜留在了地里,土壤里的残膜逐年增多,机械耕作的时候,连同残膜一起作业,不仅土地难以整理,还导致烟苗更易染病。
谭远淼:同意前面两位说的。地膜残留主要有两大影响。一是影响土壤环境。水分渗透量会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烟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盐碱化等严重后果。二是影响烟叶及其他作物生长。在自然条件下,这些残留农膜碎片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烟田,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烟叶及其他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减产。
主持人:烟农自觉自愿清除田里地膜的积极性高不高?
王镇:积极性不高。比如在恩施,一方面,目前地膜清理主要靠人工,清理地膜的成本每亩在10元左右。恩施州自2013年开始,结合烟叶种植田间卫生工作,在冬耕清残和地膜清理环节每亩平均补贴10元,实际上用在地膜清理上的成本高于补贴,烟农不愿意做“赔本买卖”;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在移栽后20天左右实行了培土围蔸的技术措施,导致地膜被土壤压住,经过一个种植季节后,地膜紧贴土壤,地膜清理的劳动强度稍大,又脏又累,而且由于部分烟农对于地膜残留危害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地膜清除工作可有可无,近期不会影响烟叶种植。以上几个方面导致烟农对地膜清除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大,积极性不高。
主持人:那么,对于地膜清除,大家都有什么办法?
王琼:清除地膜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间节点,无需掘地三尺,也能将残膜一网打尽。以前,烟农常诉苦“地膜好是好,丰收它来保,谁用谁说妙,秋后真烦恼”。烟农因为清除地膜的事儿伤透了脑筋,烟叶采收后,田间地膜也渐渐风化,无需用力,地膜就能瞬间变成碎片,就算掘地三尺也极难清除干净,那些“漏网之鱼”污染了土壤,破坏了土壤结构。但随着团棵期揭膜培土技术的全面推广,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具体的操作办法是烟叶移栽后30天左右在烟窝封口处将地膜撕开一个口子,顺着行距方向掀起整片地膜带出大田,同时进行除草和中耕培土。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一是没有地膜的阻隔,能够保证雨水被根系充分吸收,有助于根系深扎,从而提高烟株抗逆性,烟株长势好;二是促进肥料与雨水的充分融合,充分发挥肥效,与烟株“少时富、老来穷”供肥需求特征相适应,保证烟叶分层落黄明显;三是此时地膜虽已完成它的护烟使命,但地膜本身尚未风化,有一定强度,揭膜时不会形成碎片,田间地膜残留甚少,避免了对烟田的污染。
烟农清理田间残膜 王炳会 摄
周圆臣:邵武市的做法是“清洗再造、变废为宝”。烟田废旧地膜属可再生资源,为解决回收后残膜的再利用问题,与一家有资质的塑料加工企业合作,引进一套薄膜清洗造粒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了可对废旧地膜进行粉碎——清洗——去泥——除杂——甩干-融解-塑性等7道工艺,能成功加工成黑色再生PE(聚乙烯)塑料颗粒。
李光雷:贵州遵义建立了废弃农膜回收加工场,年处理能力最高可达1200吨,包含破碎清洗线、造粒生产线、注塑生产线。合作社在各产烟乡镇设置废弃农膜回收网点,建立专业废膜回收队伍,采取集中收购和定点收购的方式,对地膜进行回收。采用两种回收模式,一是以旧换新,合作社与烤烟种植大户、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协议,每年组织2次集中回收,确保废弃农膜及时得到全面回收。并按照回收量的50%无偿供应新膜(即回收2斤无偿供应1斤)。二是付费收购。根据回收网点距离确定回收价格,回收价格为0.2元/斤至0.5元/斤不等,农户将废弃农膜交售到回收网点后,合作社定期支付回收费用。回收的地膜加工成塑料筐(篮)、育苗托盘等成品。通过积极探索废弃农膜回收治理相关措施,健全回收服务网络,建立回收管理机制,目前已初步建成废旧农膜回收体系。
云南省马龙县马鸣乡烤烟合作社回收残膜 王炳会 摄
王镇:近年,部分地区开展试验验证了生物质可降解地膜的有效性,采用的是沿海城市一家高科技公司的环保产品,产品原料主要是食用淀粉和成型剂等无公害化工原料。效果还可以,一年地膜降解比例在60%以上,2~3年基本可以彻底降解无残留,且降解产物对土壤没有危害性。
主持人:可降解地膜目前还数“小众产品”,普及度如何?
王镇:可降解地膜目前确实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降解速度不能与烟叶生长环节相一致,受环境温湿度变化的影响,降解速度或快或慢;二是可降解地膜的成本较高,在110元/亩左右,而目前烟田采用的地膜成本在40元/亩左右,大面积推广存在困难;三是烟农对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存在畏难、质疑和抵制情绪。
烟农及时清除田里的地膜 王琼 摄
申宁馨:每年烟叶交售期开始,便开始宣传发动“清残”工作,烟技员进村进户讲解地膜残留带来的巨大危害,并认真宣传行业相关鼓励政策,让烟农转变观念,摆脱懒惰思想。在有条件的地方,由合作社统一组织清除地膜,其他地方由农户自行清除,最终由烟站人员实地验收后发放一定金额的补贴,而对不按要求清除地膜的烟农,则不予发放补贴,情节严重的,今后不再与其签订种植合同。恩威并重,促使烟农养成良好习惯。
主持人:通过以上几位嘉宾的发言可以看出:地膜清除意义重大,但受技术水平有限、工作量大、补贴不到位等原因影响,目前烟田地膜清除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是这项工作关系到烟田的持续健康使用,更关系到烟叶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质量。所以,还需要格外重视,多向烟农解释地膜清除的重要性,并从政策上激发烟农清除地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这项工作才能见成效。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下期见。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