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陕西省旬阳市5万亩烤烟陆续进入旺长期,烟田里的烟苗竞相生长,放眼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千里烟路,打通产业命脉
旬阳市地处秦岭南麓,自然条件差,交通成为制约农村产业发展的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交通条件差的山区来说,群众最大的期盼莫过于修路。
修路的资金从哪里来?随着国家对烟区基础设施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烟田机耕路被列为扶持补贴项目,给旬阳烟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截止2021年,旬阳累计投入烟草行业补贴资金5.6亿元,建成各类烟田设施2.98万件。烟叶基础设施的建成,极大改善了烟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几年来旬阳市共投入8300余万元,修建烟田机耕路289条,总长度640.75千米,折合里程一千二百八十余里。惠及全市19个种烟镇的210多个种烟村,受益农户过万户,受益面积达到7万余亩,逐步打通了困扰烤烟产业发展的交通命脉。”旬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负责人表示。
赵湾镇王庄村三组烟农张显业站在自己的烟田前,指着脚下绕山而上的公路乐呵呵地说:“多亏了这条路,现在种烟轻松多了。今年,我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向烟站申请种植烤烟85亩,这搁往年想都不敢想。”
据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佩介绍,现在把路都修到了地边边儿,烤烟也成了村里农户增收的“香饽饽儿”。这些年,全村年均稳定种植烤烟面积千亩以上,2022年全村烤烟种植面积1435亩,户均种植规模达31.9亩,预计今年烟农户均增收在10万元以上。
道路通,百业兴。在旬阳市19个种烟镇的烟区村组,不断延伸的烟路正成为广大农户发展产业的致富路,农民生活通行的幸福路。
万亩烟田,筑牢发展底盘
土地是农业根本,也是烤烟种植关键要素之一。
在麻坪镇南家庄村,今年回村领办家庭农场的黄叙锋,告诉笔者说:“现在种烟不用为土地发愁,这不,我今年种烟的100亩土地,全部是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过来的。”
据旬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股股长李斌介绍,为了解决“在哪儿种烟”的问题,旬阳市一方面抓好基本烟田规划,另一方面建好土地流转机制,在全市19个种烟镇的211个种烟村,分别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储备库,优先为烤烟产业提供土地保障。
2021年,旬阳市制定印发《旬阳市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区实施意见》,明确了“以烟为主、种养结合”的烟田轮作制度,并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基本烟田建设,真正把优质烟田保护好、利用好。
记者在神河镇丰家岭村看到,村口烟田矗立着一块基本烟田保护碑,碑上雕刻着基本烟田编号、面积、保护制度、监督单位等内容。
“去年,镇政府和烟站共同开展了基本烟田规划,全镇规划基本烟田面积7000亩,全部规划落实到田块,并分片设立了基本烟田保护碑。”神河烟站站长袁治锋介绍说。
据了解,旬阳市划定基本烟田面积13万亩,并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平台,土地资源进一步盘活。2022年,全市种植烤烟流转土地29483亩。
亿元产值,助农稳定增收
产业兴,百姓富。
傍晚,赵湾镇帽顶村三组烟农张家宝家里一片欢声笑语,张家宝正在与乡邻们喝“答谢酒”。
“这些年,种烟让我过上了好日子,可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忙。今年又种了90亩,现在都帮我把烟地活儿干得差不多了,晚上弄些酒菜把大家犒劳一下。”张家宝开心地说道。
张家宝右臂残疾,在他曾经一度灰暗时刻,种植烤烟使他走出人生阴霾。如今,张家宝通过种植烤烟走上致富道路,2019年被安康市授予脱贫攻坚“自强标兵”,2020年荣获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走进神河镇台子村,山脚下工人正在清理鱼塘卫生,半山上稻田里的秧苗泛着绿波,山顶上连片的烟田里烟苗长势正旺。
“台子村是旬阳市烟草公司打造的第一批烟区产业综合体,经过两年多建设,‘以烟为主、多业融合’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山下养鱼、低山种稻、山上种烟’的立体产业经济模式效益良好,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台子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理事长鲁延林介绍说。
近年来,旬阳市聚焦“在哪儿种烟、谁来种烟、怎样种烟”三大课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烤烟+”多元发展产业格局,因地制宜发展烤烟优势产业,筑牢了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据了解,旬阳市烤烟产业近几年平均产值1.5亿元左右,2021年烟农户均种植烤烟收入达7.37万元,烤烟在乡村振兴中始终发挥着产业“头雁”作用。
远处的群山巍峨,近处的烟田披翠,头顶的蓝天碧空,阳光辉映下的乡村格外美丽……在旬阳市的烟区乡村,一片片“金叶”,正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百村千户抒写着“烟叶强、烟农富、烟区美”的壮美画卷!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