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在线专稿 一个普通的弱女子,既要抚养孩子成长、照顾年迈公婆和身患重病、生活无法自理的丈夫,还要担当起挣钱养家糊口的责任。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她,就是贵州省凯里市兰兴便利店老板胡富兰。
走过阴霾的胡富兰对生活充满希望
1967年,胡富兰出生在贵州凯里。童年的她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自由快乐地成长,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原以为,自己会像大多数女子那样过着安稳的日子,平平淡淡地走完自己的一生,然而天不遂人愿。
1998年秋,胡富兰患了多年腰疼病的的丈夫彻底瘫在了床上动弹不得,也直到此时其病情才得到确诊:患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样的病可以说是“不死的癌症”,无奈之下,胡富兰只好含泪到丈夫就职的学校为其办理了病退手续,丈夫离开了三尺讲台和学生,终日与床为伍,整天唉声叹气。那一刻,看着年幼的女儿、逐渐年迈的公婆和眼光里流露出阵阵痛楚的丈夫,环视徒有四壁、空荡荡的家,胡富兰感到似乎天塌了下来……
坚强的胡富兰每日照顾着丈夫好和孩子的生活起居,任劳任怨的为家而忙,一个寒冷的夜晚,吃完饭后的她将丈夫安置在火炉旁取暖,自己收拾完桌面就去洗衣服了,这一去就是两个小时,丈夫焦距的望着厕所门,仅仅三米的距离好像变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
“不!我一定要去看看她怎么了,怎么这么久都不出来,是不是她出事了?我一定要过去找她,我一定要过去,一定要过去……”她丈夫用自己的意志,伴着巨痛咬着牙一点一点的非常缓慢的挪动了半个多小时,当她丈夫头顶着汗珠终于靠近厕所的时候,心却被一个蜷缩抽泣的身影撕裂了,她所有的委屈和难过随着眼泪落进了面前的冰水中……
丈夫轻轻地呼唤着她的名字……
两人抱头痛哭了一夜,他们没有向命运低头,短暂的茫然失措之后,胡富兰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妻子、母亲、儿媳,这个时候自己必须挺住,必须去面对生活中的这个挫折,必须扛起这个家!于是她安顿好家里,带着丈夫踏上了漫漫的寻医路……
身体残疾的丈夫给了胡富兰很多的支持和理解
在最阴霾的日子里,胡富兰的家人以及单位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对她给予了热心的帮助与极大的关爱。家人东挪西借为他们凑了10来万元,单位为她组织了募捐并申请了特困补助。犹如在黑暗中遇见了光明,胡富兰内心感到了无言的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胡富兰丈夫四处求医的时候,2006年,她所在的单位政策性改制,一次性补偿了两万元就买断了工龄。几年来,丈夫治疗已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公公婆婆也年迈多病,女儿的教育费用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她却下岗成了失业者!一连串的打击终于将她击垮,痛哭过后的她昏迷过去。此后,胡富兰经常患病,发病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然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什么结果。这期间她的公公撒手西去,无奈的丈夫天天流泪,婆婆的眼睛也快哭瞎了,女儿性格越来越沉默、孤僻。对此,胡富兰再次陷入痛苦之中。家人再次为胡富兰凑了10多万元,她一边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黑龙江、云南等地治疗,一边接手了一个小副食店开始了自救。一路风雨坎坷相伴,胡富兰一家走过了16年,饮尽了酸甜苦辣,是亲人和朋友给了她无限的关爱。她暗自发誓:我一定要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还有将这份爱永远传播下去!
走过风雨的一家三口
2009年初,胡富兰在《知音》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叫方华清的重残女孩为了救绝症父亲“卖词救父”。她加了这个女孩为QQ好友,并通过方华清接触了在全国较有影响、由各个残疾领域的40多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组成的团队——心灵史诗团队与他们当中的很多成员成了朋友,并对其中的刘正利、春曼、心曼、刘小丽、魏瑞红进行了资助。从此,她开始了多年的助残之路。
“妈妈!你过得好吗?弟弟又犯病了,这次特别严重,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弟弟的健康,妈妈,我该怎么办?”电话那头,胡富兰的一个资助对象——她的网络女儿已经泣不成声。
刘小丽是山西省的残疾女孩。因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她十多年没有走出屋子,一张床一个电话一个电视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但是面对这样的人生,她还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每一个关心她的人报着深深的感激。微笑着面对生活。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胡富兰向她伸出了友爱之手,用她微薄的收入全力支持着她,无数个温暖的电话将相隔千里的两个人变成一对母女。刘小丽告诉我们:“一个人,几乎一生都在一个屋子里,但我还能微笑,残疾人不要为自己被局限在封闭狭小空间而绝望,世界是如此美好,因为有太多像胡富兰妈妈这样的好心人。”
炎炎夏日的一个中午,胡富兰的手机响了……
“姐姐!我是刘正利。亲人不言谢,你已经是我最亲的人,所以再多的感谢也表达不完姐姐对我的爱,这辈子我只有三个愿望,一是老父亲临终前说自己亏欠母亲太多,没让她过上好日子,没带她去过任何地方,那时候我就希望有生之年能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次同学的新书发布会我带着她去了北京;二是自从我加入‘心灵史诗’这个团队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视野开阔很多,精神生活丰富多了,我不再自暴自弃,所以我好想去见见我的恩师和团队的朋友,是你无私的支持让我圆梦,因为我的路费等是你资助的,非常感谢你!现在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去看望姐姐和姐夫,亲口对姐姐姐夫说一声谢谢……”刘正利浑厚的嗓音开始哽咽起来……
刘正利来自陕西省铜川市一个偏远小村子,他以瘫痪之躯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长大(妻子与他离异),从孩子未满周岁到现在十七年,他完成了一个单身轮椅爸爸的生活壮举。两个生活细节就可以说明他的艰辛:他给孩子洗衣服,需要把洗衣盆放在腿上;他为了蒸馒头曾经连轮椅带人翻到在厨房,后经邻居发现才被扶起。
这只是胡富兰帮助过的其中两人,几年来,她对该队的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队员进行了长期帮助,陆陆续续自己资助了几万元。“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些受过得到过她帮助的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奋力拼搏,都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亲切地称呼胡富兰为“姐姐”、“妈妈”,逢年过节问候和祝福的短信飘然而至,让胡富兰感到非常欣慰,非常快乐。
胡富兰帮助过的部分残疾朋友
多年独自在公益路上摸索前行,胡富兰深刻体会到,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应该团结更多的人来做公益!于是她建立了一个公益QQ群,随后又加入了具有公益性质的凯里市烟草“苗侗情”俱乐部。在这里面,胡富兰组织大家为山区孩子送图书、为地震灾区捐款、为敬老院的老人和福利院的孩子“送温暖”、为白血病儿童募捐、为被大火烧伤的零售同行捐款、为贫困学生送去学费和生活费……“苗侗情”俱乐部的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受到了众多人的赞誉。
探望白血病儿童
为贫困学生缴学费
2014年初,胡富兰又加入了另一个更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关注黔籍抗战老兵志愿者慰问团。抗战老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年,他们为抵御外辱,赶走日本侵略者而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有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通过逐步的了解,胡富兰对这些风烛残年的老兵生起了由衷的敬仰之情,她开始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关注抗战老兵的活动中……
为抗战老兵佩戴勋章
为抗战老兵擦洗身体
为抗战老兵授锦旗
在不断地走访慰问看望抗战老兵的过程中,胡富兰了解到很多老兵的生活现状,在抗战胜利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被打成“历史反革命”被投进监狱劳动改造,即便平反后还是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子女入学就业也受到连累,历尽沧桑,九死一生。
“当年日本人的子弹没有长眼睛,没能一枪打死我,一了白了,让我这几十年受尽磨难”
“我们不怕在战场上死亡,只怕在战后被遗忘。”
老人们话语不多,却似重锤,敲打在胡富兰等志愿者心上,我们亏欠这些抗战老兵太多太多,关注老兵,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因为他们都已经是耄耋老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慰问团为老兵们绶锦旗绶带、为他们佩戴勋章、送上慰问金,并通过龙越慈善基金会的支持每季度寄给他们汇去900元的致敬礼金,当老兵得到尊重和认可的时候,他们那奔涌而出的泪水仿佛在诉说着他们说年的辛酸和委屈,还有迟来的喜悦和欣慰……
离开时,抗战老兵与志愿者依依惜别
自从成为关注老兵的志愿者,胡富兰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个更为紧迫,因为这个群体太需要我们的关爱,他们正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在渐渐走向凋零,老兵中最年轻的也已经八
新意盎然——安徽中烟在新质生产力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