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众说总比冷漠好

2016年05月18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时候,一些人的做法不禁让我想起南宋林升的那首《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高宗南渡后,偏安东南一隅,国家正值动荡,而有些人却依然沉醉于歌舞升平中,对国家前途抱着冷漠的态度。《题临安邸》中所讽刺的现象,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思想和态度上的不严不实,不能将个人融入到形势当中,反而蒙蔽了他人的视线。

  我始终这样认为,不能为国而忧者算不得好国民,不能为企而议者算不得好员工。因为,不能为国而忧者是不会关注国家的命运的,不能为企而议者自然也不会为企业尽心做事。哪怕你的见解有偏差,只要你积极主动的出谋划策,就会提供借鉴,这是发展中最需要的东西。但如果大家都在漠视,没有思想的浪花,结果就必定是一潭死水。

  在古代,“舆”的本义为车厢,即指车,转义为轿。“舆人”本指造车的工人,后引申为推车的人或抬轿的人,又在词义演化中泛指众人。何为舆论?即“舆人之论”,指众人的舆论、意见或看法。你想想,若是没有议论,也就没人为你推车了,你还怎么走、怎么发展?

  唐太宗之所以能开辟“贞观之治”,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广开言路、广纳谏言。唐太宗让你说,鼓励你说,即使你说的不对也不要紧。用唐太宗的话讲:他说十句有两句是对的,我就采纳。假如我去制止他,这样一传出去,说朕对别人的谏言还会反驳、批评,此风一起,以后谁敢谏言?唐太宗的做法早在战国时期就被齐威王使用了,齐威王在邹忌的劝导下,坚持开门纳谏,广纳群言,勇于知过、改过,从而赢得了民心,安定了天下。可见,众说对于一个国家又多么重要。

  众说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见解,正所谓兼听则明,将不同的见解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正确的、适合自己的东西,并加以改正,才能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若是大家都沉默,或是没有不同的见解,一味的歌功颂德,人就会处于麻痹当中,并沉沦下去,这也是偏听则暗的道理。

  众说其实就是广开言路的表现,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治行为,我们不能图一时之功、谋一时之策、行一时之为,而去阻止众说。反过来,我们应该学会“求言”,求大家去说,求大家去议,这样我们才能开阔视野。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都要求将广开言路制度化、长效化,并着力创造一个广开言路的良好环境,构建出一个甚至几个有效的求言、纳谏的群众参与平台,着力构筑收集基层实际、基层声音的绿色通道,使人人有想对企业说的良策、建议甚至意见,都能让决策者听到或看到,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实施。

  俗话说: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就是说:百姓如看到尧有过失,就可以击鼓谏言;舜树木头,百姓可在其上刻写舜的过失,舜看后则改正。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尧舜的广纳谏言的做法,修正己之身,改误己之过,这样我们才能日渐充满活力和健康。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