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心系扶贫事 情暖杨桥村

2021年01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利
A+ A

  坐落于国家级贫困县灵璧县朝阳镇东北部的杨桥村,下辖4个自然村,2014年共有人口1531户6084人,建档贫困人口173户546人,2014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为零。

  为了让杨桥村顺利摆脱贫困,安徽中烟先后出资500多万元,选派3名同志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坚持扶志与扶智、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至目前,村内所有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达到了60.9万元。

  在杨桥村的扶贫路上,总能看到三个身影,他们奔走在各个自然村,走村入户,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在田间地头、乡间小路、农家院落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脚上沾着泥土、心里装着贫困群众、肩上扛着责任,他们就是安徽中烟选派的三名扶贫干部——李峰、李松梅和秦亚楠。

  李峰:“扶贫队长”扶的不仅仅是贫

  “扶贫工作让基层干部得到了锻炼,提升了整个村队伍的战斗力和村民们的精气神。”谈到扶贫三年多的感受时,扶贫队长李峰说。

  2017年初春,还是蚌埠卷烟厂副调研员的李峰接到公司的抽调任务,前往灵璧县杨桥村驻村扶贫。

  “原来在单位做技术出身,还获得过省级劳动模范,在管理岗位也干过很长时间,但是来到这里后发现和原来的工作相差甚远。”李峰坦言道,“刚来的时候觉得压力很大。”

  为了尽快熟悉扶贫工作,弄清村里的组织架构、贫困户信息、帮扶政策等等,开始的一个月李峰带领扶贫队白天黑夜连轴转。

  李峰始终认为,扶贫不仅仅是着眼于外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首先要帮助大家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解兰州是杨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原来的他因身体残疾,靠政府救济过日子。李峰经常到解兰州家里走访,和他交流谈心,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将工作真正做到贫困户的心坎里去,解兰州的精神状态终于有所好转。得知解兰州有过养羊的经验,李峰联系公司为他购买了两只“爱心扶贫羊”,并争取资金为他翻新了房子。靠着两只小羊和家里的几亩田地,解兰州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说起自己的脱贫经历,解兰州感慨地说:“感谢李队长对我的鼓励和帮助,现在政策好了,咱也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现在农民最需要的就是技术,没有技术什么都干不成。”李峰说。

  村民老李家里建了几亩大棚,种了西瓜、豆角等蔬菜,苦于不懂技术,李峰就找到村里种植技术经验丰富的人,帮助老李经营大棚,去年老李靠销售蔬菜收入十几万。

  三年来,杨桥村陆续培养十余名扶贫小组组长,成为扶贫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扶贫队的得力助手,个别人因为能力突出被其他村“挖走了”,村民李玉凤还被选为扶贫专干。

  “我们扶贫队不仅仅要扶贫,更要把好的工作思路传递给村干部,农村要想发展振兴,关键靠这些干部的带动。”提到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李峰说,“农村要逐步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自我发展。”

  李松梅:连续六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一个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的身影闯入视线,她穿着朴素,脸颊冻得通红,这就是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李松梅。

  “刚从村里赶来还没来得及洗把脸,在这里工作常常风里来雨里去,根本顾不上梳妆打扮。”李松梅笑着说。

  2014年9月,作为第六批驻村扶贫干部,李松梅来到杨桥村。“那时候村里条件差,到处都是土路,一到下雨,路面泥泞不堪,出行异常困难,包括现在工作的村委会,都是这几年才慢慢建起来的。”回想起刚入村的情景,李松梅感慨万千。

  别看是位女同志,李松梅做起事来却干脆利落,丝毫不比男人差。2018年,公司出资46万元用于乡村道路建设,致力于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然而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时,却以占用自家宅基地为由,遭到部分村民的反对。

  眼看修路无法继续进行,李松梅非常着急。她找到了村里老党员卓金友,在老党员的带领下,挨家挨户地讲政策说道理,最终修路得以继续。

  六年的扶贫工作,让李松梅与贫困户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个下雨天,李松梅穿着凉鞋趟过水沟去走访贫困户,临走的时候,那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拎着一桶水,一直跟着李松梅趟过门前的水沟,他用桶里干净的水冲掉李松梅凉鞋上的泥垢才离去。“那一刻我特别感动,觉得自己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李松梅说。

  “家人的支持,是我在这里安心工作的坚强后盾,即使退休了,只要有需要,我一定义无反顾地留下。”李松梅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必将载入史册,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我感觉非常骄傲。”

  秦亚楠:杨桥村已成为第二故乡

  往返六百公里,途中换乘四次,这就是扶贫专干秦亚楠三年来最常走的路线。家住安徽阜阳的秦亚楠,每次往返灵璧,总要折腾一番。

  “别看阜阳到灵璧直线距离好像很近,其实要绕道很远,每次中午出发,到家天都黑了。”秦亚楠说。

  1985年出生的秦亚楠,在去扶贫前,是阜阳卷烟厂卷接包车间副主任。

  离开家乡安逸舒适的生活,前往一个陌生的环境,父母年纪大了,女儿才5岁,这对于秦亚楠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能留在身边,想起家人,秦亚楠总是感到愧疚。

  但是,想到脱贫攻坚的任务不能耽搁,秦亚楠还是毅然踏上了前往杨桥村的路途。

  2017年4月驻村以来,他便开始熟悉村情、完善资料、规整档案,迅速进入扶贫专干的角色。

  三年来,秦亚楠为了摸清贫困户信息,走遍了村子里的大小角落,为了整理资料常常忙到深夜,为了扶贫政策的落实落地奔波于县镇之间。扶贫工作任务重、琐事多,加班加点都是常事,自从来到杨桥村,秦亚楠手机一刻也不敢离身。

  说起扶贫工作,他如数家珍,张口就来,哪户目前什么情况,符合什么政策落实,哪户需要重点关注,哪户发展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可以起到榜样带动作用……

  “秦主任有能力肯干事,又很有责任心,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扶贫小组长,他是我们年轻人的表率。”杨桥村村支书肖爽这样评价他。

  今年疫情期间,秦亚楠不顾路途遥远,率先到岗,自我隔离后便帮助村里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和政策宣传,指导帮扶贫困户做好疫情防控,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即便是假期,面对繁重的扶贫工作,秦亚楠也常常选择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

  “女儿现在已经上三年级了,视频的时候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来?”说到女儿,秦亚楠露出了笑容,“对家人的亏欠只能以后再加倍弥补了。”

  三年多的驻村工作,让秦亚楠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正如他说的杨桥村早就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6年来,在安徽中烟的对口帮扶下,在三位驻村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如今,村里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道路两旁也装上了明亮的路灯,贫困户住进了新房,蔬菜大棚、养殖、面粉厂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多人实现了稳定就业,村民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

  “精准扶贫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目前杨桥村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村内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好发展,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各项工作,为脱贫攻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乡村振兴的战役做好战斗准备。”李峰坚定地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