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零售户平台 > 零售生活 > 正文

论零售户进货渠道存在哪些问题

谈谈进货渠道的那些事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徐秀云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算盘常常打,钞票一大把”。开店做生意,自然要学会精打细算。除了要货真价实,热情待客之外,如何选择正确的进货渠道也是相当重要的。有的同行觉得进货当然是价格低廉利润才会高。因此,哪儿便宜就到哪儿进。也有同行觉得信誉第一,我就认准一家经销商进货,有质量问题也好找他解决。不同的进货渠道带来的成本肯定不一样。大家都知道“水过地皮湿”,商品经过人家手里,肯定多多多少少要赚点。中间经过的环节越多,进货成本就越大。那么,大家在选择经销商方面遇到过什么困惑?我们有没有一定的“特殊”渠道来降低进货成本?今天,笔者请来成都本地几位同行,听听他们在进货方面遇到的故事,希望也给更多的同行带来一点启示。

  笔者:各位老乡好!今天请来各位是想探讨一下进货这个问题。你们是怎样把握进货环节,选择经销商的?欢迎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与经销商发生的故事。

  零售户王雪梅:选择经销商要注重信誉第一。像日化,白酒这些容易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东西我一直固定一家经销商,哪怕价格贵点,自己放心。当初我也曾换过一家批发日化的经销商,没想到因为不熟,他居然拿假货忽悠我。害得流失了好多老顾客。以后再也不敢随便换经销商了。不过,对于一些不容易造假的东西我还是考虑同样的商品至少保持两家供货商。因为如果只认一家,没个比较也不知道他给你的价格是否最优惠。有时,我们也需要给经销商找个竞争对手,让他们相互竞争,让利于我们。

  零售户杨勇:对特别熟悉的经销商也得提防。我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被长期打交道的面包经销商摆一道。要不是我老婆细心发现,我还不知道要亏多少钱。事情是这样的,自己的面包一直都是三个月结算一次。记账本都是批发商写完还给我保管。自己从来没有对账本保持过怀疑。无意之中老婆翻账本才发觉不太对,本来三天五天才来送一次的面包,账本上的日期居然成了隔一天来一次。凭空多出了不少账单来,原来是经销商在账单上做了手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经销商也要处处提防。

  零售户李超:这么多年来,我就认准开店时的那些经销商,从来没换过。大家都知道对老客户一般都会格外照顾。我们认准一家经销商进货,相对也会受到经销商的照顾。比如,有质量问题,退货换货相对容易。而且还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和礼品赠送。我表哥就是因为“两天跑三家”经常换经销商。到处捡便宜,结果搞得没有一个固定供货商,反而享受不到优惠了。刚开始去批发市场进货,他就喜欢东逛逛西逛逛,哪家便宜就在哪家进。经销商为了拉拢他,都给他优惠,以最低价给他,结果同样的东西他的进价总比我的便宜。后来大家都知道他的这种行为,也反感这种行为,干脆就不给他优惠了。在进货的过程中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也很重要,我现在就可以享受表哥享受不到的种种优惠。比如,上次泸州二曲要涨价,经销商早早就给我透露消息,开通绿色通道,让我在涨价前拉了100件,节约了1000多元钱。这就是所谓的“老关系”。

  零售户曹林:我不赞同认准一家经销商,当然也不可能像李超的表哥一样“三天跑两家”。我的牛奶和啤酒就以前认准一家经销商。也没去别处打听价高价低,后来才知道这家经销商专宰熟客。拿给我的牛奶和啤酒比给同行的价格要高。因为进价高我自然卖得高点,结果好多顾客反映我牛奶卖得贵。啤酒也是一样,一件总比别人的要高一两元。后来,我干脆就不在他那儿进货了。等他知道我也在别家进货后我再回去进,他怕流失我这位客户,再也没给我算过高价了。

  零售户王涛:对于一些送货上门的经销商要千万提防。前不久遇到一个送货上门的白酒经销商。其实也是一个熟人带来的。说是白酒搞活动,每件便宜5元不说,瓶子回收2元钱一个,过了这段时间就返回原价。票据上某某进了多少件,某某进了多少件。我心想人家可以进我也不怕,也就进了20件。没想到这酒根本就得不到顾客的认可,一点不好卖。想找那家经销商换货,人却找不到了。现在这酒在手里成了烫手山芋。

  笔者:看来大家在如何选择好经销商方面有不少的话要说。那么,怎样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到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大家有没有什么高见?小高先说说。

  零售户小高:除了到平时的经销商那里进货,订货会上的优惠也要好好抓住机会。就拿前几天立白的订货会来说吧,厂家准备了几个套餐,货越订得多优惠力度越大。大家肯定愿意订优惠多的套餐,但是,我们这些小户又怕自己订回去没法消化。我们便和亲戚朋友组合,订了两款套餐。每件洗衣粉平均比平时少5元,还每人获得一套礼品。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从中节约了一大笔。反正都要卖,洗衣粉也不愁销。这样的进货渠道也是降低进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零售户丽丽:我喜欢到每年的糖酒交易会上去捡相因。你们都知道我隔壁不是新开了一家大超市,因为人家是连锁店,所以进货渠道都是集体采购,很多商品都是直接从厂家进货,占尽价格优势。而我根本没有能力享受到厂家的优惠,让我郁闷不已。有一年,无意之中去逛糖酒会,发现大部分厂家都找大户交易,我们小商户同样没有竞争优势。不过,看到好多厂家准备拆场地,到处搞特价处理。我便抓住这个商机,包揽他们的余货,从中赚了不少。后来,每年交易会上我都会去,一看二问三下手。对于自己店里销售快的商品,比如红酒,酱油,白糖,凤爪等统统打包回来。特别是最后几天,好多厂家急于把手里的货脱手,真正是清仓大甩卖。比批发市场便宜好多呢。这些参展商都是精挑细选选出来的,商品质量都有保障。我帮他们处理余货,也减轻了他们运回去的成本,好多经销商都愿意和我合作。数量实在太多就找几家同行分销,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今年你们也可以去看看。

  零售户周杰:小户享受不到大户的优惠,但是如果关系好的同行联手就成大户了。我就和周围几家同行联手到厂家拉过大米和鸡蛋。除了运输成本,还是节约了不少钱。就是分货麻烦一点,不过只要做好台帐,没什么大问题。

  笔者:小高和丽丽的进货方法倒是值得大家借鉴。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能进到相对便宜的商品当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打出筹划和算计之牌,在“算计”中追求最大的利润。在进货的渠道中找到最有保障,最经济实惠,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进货成本。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意义所在,相信很多同行也同样在意如何降低进货成本的问题。最后,感谢大家精彩的讨论。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