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理性控烟 > 正文

有效控烟不妨建立“红名单”

2016年11月08日 来源:法制网 作者:莫亚奇
A+ A

  烟草在线据法制网报道  控制吸烟不仅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执法,更需禁烟场所的内部管理,还需加强对公民个人的行为管控。《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经实施一年有余,但餐饮单位一直是违法吸烟的重灾区。11月1日,因控烟不力,大鸭梨、海底捞、金手勺等13家单位被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约谈。此外,北京市正在研究,拟对被查处的单位、个人纳入诚信体系,进入“黑名单”(11月2日千龙网)。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青少年抽烟、二手烟等问题却呈高发态势。为最大限度减少吸烟对国民健康的影响,各界积极呼吁《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尽早出台。与此同时,很多地方已经对控制吸烟开始先行先试,如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继制定了本地的控烟条例。

  以《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为例,条例划定了中小学校、体育场、儿童医院等为禁烟区域的范围;明确了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违反条例规定需承担的行政责任及严重违法者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总体看来,条例规定的内容是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的。

  据北京卫生监督机构、工商部门通报,控烟条例实施一年来,罚没金额超过220万元;被检查单位违法行为的发生率由初期的23.1%下降到目前的6.7%。控烟形势趋于向好。但同时,多次检查发现餐饮单位仍是违规吸烟的“重灾区”。

  为此,笔者认为对餐饮单位等违规吸烟的“重灾区”可多措并举予以规制。

  首先,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执法的力度和频度,对辖区内问题严重的单位要重点管控,对屡罚屡犯的单位和人员给予严厉惩处。卫生、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要避免各自为政,做到违法信息共享。在建立违法“黑名单”的同时,也不妨建立相应的“红名单”,对控烟措施得力的企业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发企业的控烟积极性。

  其次,餐饮企业要加强控烟条例的宣传和内部管理。比如可以在餐桌上对控烟条例的内容作出温馨提示;要求服务人员对抽烟者做到及时劝阻。餐厅和服务人员的控烟和劝阻情况纳入绩效管理。更重要的是,餐饮企业要牢固树立起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最后,要加强公民个人的行为管控。吸烟说到底是公民个人在做的行为,加强教育提升个人文明意识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修炼内功的同时,不妨划定规则红线,加大违法成本。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