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制造 > 正文

践行“两山”守初心 书写富民“新答卷”——广东中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08月21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陈文滔、李程
A+ A

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4月10日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廿载擘画绘锦绣,生态富民谱华章。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探索出一条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新路径,让浙江万千村庄成为绿色生态富民家园,也形成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广东考察调研,强调“要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

多年来,广东中烟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落实国家局党组关于统筹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要求,着力以绿色发展理念力促乡村振兴,推动“两山”理论在帮扶地区落地生根。

2016年以来,在助力广东南雄市邓坊镇实现全面脱贫后,又马不停蹄投身该市乌迳镇乡村振兴工作,通过“强优”和“培新”,变“输血”为“造血”,助力对口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为促进广东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生态惠民 “问题导向”促民生

乌迳镇鱼塘村,南雄市乡村振兴第一阶段重点帮扶村,当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烟叶、水稻、花生等农产品种植。然而,尽管拥有3400多亩耕地,但受限于当地丘陵地貌和近年来出现的不同程度干旱,鱼塘村村民的生产生活遭遇较大困难。

“村民要富起来,首先要筑牢当地生态屏障。”广东中烟经调研发现,唯有攻克丘陵地区的灌溉问题,用好生态补水这个“关键一招”,当地村民才能走出“一遇干旱就困难”的境况。为此,他们积极联系农科所开展技术指导,投入135万元新建电灌站,将孔江水库的水资源引至需要灌溉的水田,解决4个村民小组的农田灌溉问题,为当地解决特色农业基础条件差、种植规模小、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筑牢坚实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广东中烟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开展帮扶工作,始终顺应村民意愿、符合村民所思所盼。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组团结对成立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扎根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进行全覆盖深入调研,摸清了乌迳镇发展总体存在地方财力紧张、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缺乏龙头项目支撑等“老大难”问题。

“收入不稳定”“冰雹干旱频发”“村道太窄、没有路灯,到了晚上很容易发生交通意外”……调研中,当地百姓对改善生活的迫切需求,始终萦绕在工作队员心头。

为切实回应群众诉求,广东中烟认真研究对策,除投入1700万元自筹资金进行定点帮扶外,多措并举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稳定收益、整村推进、引领带动”的“造血式”产业发展模式,强化收益分配,保障村集体主导权,形成承包方和村民在内的多方共赢局面。坚持整村推进,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尤其是烤烟基地新增就业岗位优先考虑脱贫户,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另一方面,助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积极打造6公里路灯亮化民心工程,并将鱼塘村两条主干道路面从3.5米拓宽至6米,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舒适、便捷。

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对乡村种养造成的影响,广东中烟还投入80万元设立应急项目基金,灵活用于落实乡村振兴各阶段工作任务目标。

“可以说,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工作队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他们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是大事’。”对此,乌迳镇人大主席苏元斌深有感触地说。

价值转化 生态“造血”促自强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积极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方法。

自2016年5月以来,广东中烟与邓坊镇镇村两级党组织共同研究策划,共完成帮扶投资项目44个。截至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5万元增至近60万元。其中,打造泉水谷漂流度假村、利用“烟草+生态旅游产业”为当地经济实现增收,是推动当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的“金钥匙”。

泉水谷漂流度假村,融入当地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每逢炎炎夏日,必定迎来客流旺季。泉水谷漂流度假村负责人老彭回忆道:“当年我们想打造度假景区,但苦于资金紧缺,是广东中烟人雪中送炭,让我们梦想成真。”

从2017年起,广东中烟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泉水谷漂流度假村,投入35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10人,初步形成了聚合效应明显的旅游综合体。目前,该度假村年客流量已超过10万人,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项目的实施,让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基层“造血”功能不断提升。

在乌迳镇,广东中烟聚焦推动烟叶产业融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立足当地“烟稻轮种”传统,在产业振兴上大力推进“强优”和“培新”。

一方面,以“烟草+名牌农产品”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打造烟稻轮种示范基地和“河粉大米”种植基地,种植新型粳型香软米“象牙粘”,将“鱼米香”丝苗米打造成家喻户晓的优质品牌,出产的优质大米获珠三角多地企业青睐并签订长期收购合同,实现帮农、助农和惠农。

另一方面,以“烟草+生态修复”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助农增收。协同广东省烟草科学研究所和韶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示范引领周边镇、村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投入600万元打造集烟叶烘烤、初分以及仓储于一体的烤烟示范基地,立足当地自然生态,带动当地撂荒地开荒复垦,视情况改造旱坡地发展为适宜烟田,努力创造规模化种植条件。近年来累计新增烟叶种植面积612亩,有力促烟农、村集体和镇财政增收。

乌迳镇特色农业也风生水起。黄洞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孔塘村猕猴桃果园、田心村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基地、兰坵村脐橙种植基地……在“农业+科技”“加持”下,一批批乡间土特产走进城里人的“菜篮子”,广东中烟驻村工作队员的心血正在开花结果。

鱼塘小学基础设施提升前后对比  /广东中烟 供图

教育先行 人才振兴促“共富”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是通往共同富裕道路的一道必答题。

早在2018年考察广东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而造成广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人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等要求,广东中烟将人才振兴摆在乡村振兴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教育资源配套支撑,着力补齐教育资源短板。

鱼塘村鱼塘小学,基础条件较差,教育资源匮乏,教职工配备不足。全校80多名学生,有时低年级学生自习,只能由高年级学生随堂当“小老师”。因学校经费有限,各项基础设施薄弱,孩子们课外活动只能在泥路上“摸爬滚打”。

为改善当地办学条件,广东中烟开展“春天守护计划”和“春天成长计划”,在发展和改善村教育硬件和软件条件上加大投入。一方面,投入80万元用于鱼塘小学环境设施提升,文体活动设施建设、教育设备的更新以及校园环境的美化,修建占地1800平方米,包含跑道、羽毛球场、单双杠和跳远池在内的综合运动场所。另一方面,投入45万元设立教育奖励基金,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立足岗位,提升能力素质,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培育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培育农村“国之栋梁”创造有利条件。

“感谢广东中烟,让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全方位升级,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把学校操场从泥沙地换成塑胶跑道和绿茵球场,让孩子们能在干净舒适的环境里更加愉快地开展课外活动,这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大有裨益。”鱼塘小学校长叶红华由衷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中烟将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刻汲取“千万工程”经验智慧,以钉钉子精神夯实新时代乡村振兴每一个动作,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奋力书写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