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云南宣威市回收残膜助力烟田“排毒养颜”

2023年11月09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杨祖恒
A+ A

30.jpg

31.JPG

眼下,云南宣威市烟田里的烟叶早已采收结束,就连一些烟田里套种的大豆都收割结束了,只剩下些废旧残膜和烤后的烟杆。随着最后一车车回收的废旧残膜装上车,宣威市今年烤烟废旧残膜回收利用工作已全面启动,正走在“增产又减污”的路上。

从10月下旬开始,宣威市的烤烟种植合作社就积极组织农户开展废旧残膜集中回收工作,全市各个残膜回收点就开始热闹起来,烟农回收地膜的热情高涨,一辆辆机动车排成长龙,一袋袋废旧地膜堆成小山。

烟农们把田里回收的一捆捆的废旧残膜运到各个回收点,前来交地膜的烟农络绎不绝,装满废旧残膜的车来回穿梭,合作社人员统一称重、登记、集中回收,回收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清晨,天刚蒙蒙亮,家住落水镇大塘村的陶荣明就早早地开着三轮车到自家烟地里,把清理出的残膜进行整理装袋,拉到回收点进行统一回收。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落水镇设置了8个回收点,从10月25日开始,对全镇的20000多亩烤烟废旧残膜进行回收。由烟叶站点、合作社和村组组织烟农进行收集、装袋,然后送到我们集中点进行回收,回收完之后,我们联系具有残膜回收生产资质的厂商,统一调往工厂进行加工。”宣威市尚营烤烟种植专业服务合作社社长胡兴明介绍。

地膜对于烤烟种植来说,具有增温、保墒和抑制杂草生长等作用,能促进烟株早生快发、防止田间渍水和肥料流失,有效提高了烤烟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地膜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土壤结构,对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多年来,宣威市烟草部门充分发挥合作社自主经营能力,明确村民为捡拾主体,合作社为回收主体,加工企业为再利用主体,形成以“烟农+合作社+加工企业”的残膜循环回收体系,走“变废为宝”的循环发展之路。按照回收标准开展烟田废旧残膜全覆盖回收,进一步减少污染,保护生态安全。

2023年,宣威市回收废旧残膜面积达24万余亩,开展烟田残膜存量污染治理示范样板面积9.32 万亩,计划回收残膜1932吨,治理样板每亩补助20元,残膜回收每公斤按2.5 元进行补贴。通过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为烟农们带来一笔“意外”的收入,切实增加了烟农收入,有效解决了废旧地膜污染问题。

为确保废旧残膜回收工作顺利开展,宣威市烟草部门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的要求,通过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和利用微信交流群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动员广大农户向“白色污染”发起进攻,激发参与消除烟田“白色污染”的自觉性。

“烟田残膜回收,不仅减少了烟田污染,把废旧残膜‘变废为宝’,又增加了烟农收入,大家都很乐意捡拾交售,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农药包装袋瓶回收点,鼓励烟农积极捡拾上交。”落水烟叶站副站长吴泽伟说。

落水村烟农周文卫一边捡拾废旧残膜一边算着账说:“残膜留在烟地里时间久了会破坏土壤结构,回收残膜后,不仅可以保护环境,提高烟叶质量,还可以获得补贴,真是一举两得。今年我种了28亩烤烟,已回收残膜70﹪。”

下一步,宣威市烟草部门将加大组织回收力度,继续走绿色发展之路,保证烟草农业增效、烟农增收、烟田增绿,让烟田真正成为“致富田”,递交绿色发展满意答卷,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系烟草在线用户的原创作品,所有内容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目的。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通过微信号“tobacco_yczx”联系客服烟小蜜,以获取正式授权。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