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云南凤庆:全面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

2024年05月14日 来源:云南网 作者:罗恒春
A+ A

近年来,云南凤庆县紧紧围绕破解“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难题,着力在稳烟区、稳烟田、稳烟农、提质量上下功夫,紧扣年度烟叶生产收购目标任务,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快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助力烟农提质增效,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营盘镇里拐村,新建成的自然能提灌烟水项目已投入使用,提灌站采用太阳能电板作为设备启动用电,项目建成水池20个4600立方米,管网1件48.6千米。不仅有效降低了当地农业生产用水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烟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微信图片_20240511110713.png

“以前我们这里水不通,栽烟用水要靠车拉,一亩烟就要三百多块水钱,现在水架通了,一亩地用水成本只需二十多块钱。”营盘镇烟农字尚高说。

2024年,凤庆县在推进烤烟标准化生产工作中,坚持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优化产能布局发展思路,把自然气候土壤条件最优、烟叶风格特色最显、工业原料需求最旺的区域进行集中连片规划,并以提前抗旱备水、备耕为工作突破口,连片布局推进抗旱蓄水工作,打造连片示范样板,全县各种植区烟农抢抓农时节令,快速推进集中移栽。

“我家今年种了50亩烤烟,烤烟长势良好,按照去年的收购均价,我家今年收入应该有十万元左右。”穆金水是营盘镇里拐村的种烟大户,这段时间他家的烟田已经进入压膜培土及中后期田间管理,他在烟田管理的用工,也带动了附近零散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增加收入,长势喜人的烟田,让他看到丰收的希望。

针对部分烟区烟农流失、劳力紧缺、单户面积增大的实际,采取转包、转让、租赁、互换、托管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充分盘活土地资源,推动烟草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并以合作社服务中心为主体成立专业机耕组,依托烟草“香叶智农”服务平台购买机械化耕作服务,以技术服务承包片区示范样板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机械化作业,有效缓解用工难题,快速推进烤烟大田移栽工作。同时,结合各种烟区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烤烟+N”的多元融合体系,探索烟粮轮作、多元产业种植模式,发动烟农因地制宜开展烟后玉米种植,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协同发展的现代烟草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微信图片_20240511110742.png

营盘镇干塘村驻村第一书记,龚迷林介绍,“我们在南糯河粮蔬基地示范区开发了500亩的烤烟种植基地,目标是要打造全县烟粮协同示范区。这里的烤烟结束以后,我们要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烟粮轮作循环种植,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随着种烟进度的快速推进,凤庆县各种烟区的烤烟陆续进入大田中后期管理,各烟站片区责任人、技术服务承包人深入田间地头做好烟农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引进专业的植保公司包干服务,统筹推进绿色高效植保、有机肥增施和生物制剂使用等技术措施,确保产出优质“生态烟”。狠抓生产环节时限化管理,确保烟苗大小一致、田间群体一致、成熟落黄一致,真正管出均质化“待采烟”。后期还将100%推行“专业分级、专业运输、代表交售”模式,实现烟农减工降本、轻轻松松交烟目标。

据了解,凤庆县2024年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7.4万亩,计划收购烟叶20万担。全县各种烟乡镇正在着力打造烟粮深度融合“新产业”,培育优质原料供给“新模式”,增添生产要素配置“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不断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路径,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