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福建永定烟技员张国兴:60公里 390个弯 33年坚守

2021年12月14日 来源:福建省烟草专卖局 作者:简欣欣
A+ A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洪山镇,位于永定区的西部,是闽粤两省和永定、上杭两县交界的边境乡镇。2020年10月以前,从永定县城到洪山镇只有一条陆路,这条路盘山而上,长约60公里,其中42公里就有大大小小390多个急转弯,这意味着,每隔100米便有一个转弯,而洪山烟叶收购点就在这条路上。

这条路,有着这么一个人,来来回回走了33年,他就是烟技员张国兴。

坚守:33年初心不改 坚守边远山区

提到洪山收购点,不少人会摇头,退避三舍。在永定所有的烟叶收购点中,这里不是最远的,却是路途最为艰辛的。尤其是交通不便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要想去洪山,得先驱车到峰市镇,接着连车带人坐客运轮渡,再盘山而上历经390多个急转弯。有人说,洪山是一个来了就不会想再去的地方。一路而上,来回辗转,随之而来的就是胃里不停翻涌的酸水。

1986年,张国兴入职永定县烟草专卖局(现为永定区烟草专卖局),1989年分配到洪山收购点。春节刚过,这个20岁的年轻小伙便踩着他的自行车前往洪山。寒风阵阵,他在大山和悬崖的夹缝间吃力骑行,随着坡度越来越陡,只好下车推行。原计划4小时的路程,他却走了5个多小时,到达收购点时,天都黑了。昏黄的路灯照向那座2层的小平房,这便是以后的“家”了。

由于出行极为不便,张国兴很少回家,每到烟叶收购时,往往半年都不能离开。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了方便出行,张国兴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换成摩托车。从那以后,车轮滚滚,辗转往复1700余次。张国兴也从仓管员成为了质量管理员再到如今的质量主检,别人望而却步的地方,他如同一颗钉子,一待就是33个年头。他感慨道:“感谢父母和妻儿的支持,才能让我安心在外。现在孩子都大了,也不需要我操心了,我就能更安心工作了。”

“无情”:掌好公平称 杜绝人情烟

有人说,张国兴是“最无情”的人。原来,工作的时候,他总是一丝不苟、二话不说,闲余时间别人在打闹,他就静静地坐在一边。尤其在烟叶收购期间,作为主评员,他总是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准绳,不收“人情烟”“关系烟”,因此也就成为别人口中最“无情”的“铁面包公”。

记得有一次,一位烟农想要把自己烟叶的等级往上靠一靠,于是找到了张国兴,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张国兴明白后,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们作为评级员,就是要公平、公正、公开,人情话不用多说,烟的品质才是最好的语言。”他还解释道:“评烟工作对烟不对人,我们评定等级都是从烟农利益最大化出发,你放心,我们绝对不浪费一片好烟。”经过耐心的解释,获得烟农的理解和支持。

暖心:技术到田头 服务暖心头

张国兴把烟农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烟农急了,他比他们更着急,只有自己到田里看到烟长得怎样、到烤房去看烤得怎样,他心里才有底,才能明白烟农需要什么帮助。

洪山烟农廖建强曾是一个贫困烟农,靠着烟叶的收入张罗着一家老小的吃喝。那一年,廖建强想通过烤房技改,购买生物质燃料炉来提高烤房效率以此增加收益,但苦于资金压力无法实现。张国兴了解到这个情况,二话不说将6110元积蓄借给廖建强,有空的时候常去他家,把育苗管理、营养土小苗移栽、撑膜清沟高培土、种采烤一体化、烟叶烘烤和散叶收购等环节技术要点系统讲解,确保他能熟练掌握生产先进实用技术。现在,廖建强种植规模从10多亩增加至40多亩,收益也逐年增加,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烟叶生产期间,张国兴的电话响个不停,烟农缺了物资需要领取,即使是周末,他也会骑上摩托车直奔仓库为他们发放。到了烘烤时节就更忙了,张国兴常常半夜被电话吵醒,烤房温度掉了、火烧不上了等等问题都会出现。他明白,拖一分钟都会给烟农造成损失,再困再累,都会立马起身赶往烟农家里,常常一待就到天亮。

2020年10月,通往洪山镇的大桥终于通车了,车程从原来的390个转弯辗转2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人来人往,33年过去了,路变了,可行走的人却没有变,在这条新的道路上,张国兴坚定地继续前行。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