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纪实 > 正文

刘洋:烟农致富的“领路人”

2022年02月16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李晶晶、梅松
A+ A

刘洋(右一)查看烟站烟叶收购情况。李晶晶摄

刘洋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局(营销部)盐镇烟站站长。在烟农眼中,他是带领大家致富的“领路人”。刘洋经常说:“为烟农服务,带领烟农致富,是烟草人的职责和使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盐镇乡地处宜阳县北部,有着40多年的植烟历史,曾经是宜阳县第一种烟大乡。近年来,该乡面临着基础烟农严重流失、种植面积逐年下滑的问题。2019年4月,年富力强的刘洋调任盐镇烟站任站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迅速稳定种烟面积,重振盐镇“种烟大乡”名号,不负单位重托。

到任第二天,刘洋就带领技术员,对现有烟农和流失烟农逐一走访。10天时间,他们走访了12个植烟村110余户烟农。有了第一手信息,刘洋采取维持现有烟农、争取基础烟农回归、发展职业烟农规模化种植的工作方针。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能入户宣传,刘洋就把前期走访过的流失烟农的电话打了个遍。经过不懈努力,他发展基础烟农6户,种植面积280亩。

在稳定基础烟农的同时,刘洋还积极发展职业烟农,协调盐镇乡政府流转连片土地近两千亩,盐镇烟叶种植面积由2019年的2600多亩回升到2021年的4100亩。就这样,刘洋走实了发展稳定盐镇种烟规模的第一步。

盐镇是几十年的老烟区,烟农保留了很多落后、过时的耕作习惯,烟田管理水平普遍偏低,亟需改变提高。

原来盐镇烟农大多采用带水移栽,容易造成烟苗根系周围土壤板结,烟苗还苗慢、成活率低。刘洋决心向烟农推广膜下移栽技术,作为提升全站烟叶生产技术的突破口。由于传统耕作习惯根深蒂固,刘洋在多数烟农那儿都吃了闭门羹。

在移栽前,刘洋带领技术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说服部分烟农接受新技术。通过示范,这项技术得到了多数烟农的认可。到2021年,盐镇膜下移栽技术推广率在70%以上。

通过积极落实土壤保育、水肥一体化、结构优化、鲜烟分类等先进适用技术,盐镇乡的烟叶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刘洋还注重抓技术培训,经常邀请市、县两级公司技术专家到烟站,把先进生产技术面对面传授给烟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烟农陈旧落后的耕作习惯彻底改变。

如何让烟农种植的“金叶子”变成“钱袋子”始终是刘洋最关心的事。每年收购前,各种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但他总会挤出时间,到田间地头走一遍,到烘烤工场转一转,到每户烟农家里看一看,要掌握第一手情况,给辛苦一年的烟农吃“定心丸”,想方设法增加烟农收入。

烟农翟占营家2019年种了20亩烟叶,2020年增加到70亩,从“个体户”一下子变成“小老板”。收购前,刘洋来到翟占营家中,看到烤出的烟叶后,耐心给他算起了经济账:“咱种烟面积大了,不能让老经验给害了。你这好多下部烟叶都没优化,这些烟烤出来够不够工钱和煤钱?咱得算细账。还有,鲜烟分类一定得做扎实了,出炕的烟叶一定要好好挑一挑,这样纯度才能上去,收益也更高。”翟占营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刘洋说的做了。等卖了烟叶一算,收益大幅度提升,他心里乐开了花。

原来,刘洋把烟农的“金叶子”变成“钱袋子”的绝招就是带领全体烟站职工关口前移,把劲儿使在烟站之外、收购之前,认真指导烟农做好大田管理,提高生产水平;抓好鲜烟分类,提高烘烤质量;抓好散烟分级,提高收购质量。2020~2021年,盐镇烟站连续两年圆满完成收购计划,上等烟比例最高达70.56%,创历史新高。

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盐镇烟站连续两年被洛阳市局(公司)授予“烟叶工作卓越烟站”,刘洋被评为河南省局(公司)2020~2021年度“十佳”优秀烟站站长。面对众多荣誉,刘洋说:“只要烟农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