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让站社结合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河南卢氏杜关荆彰鑫叶合作社步入良性循环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李根栓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河南卢氏杜关镇是我县五个万亩产烟乡镇之一,年种植烤烟面积1.3万亩左右,收购烟叶4万担上下。河南卢氏杜关荆彰鑫叶烟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4月。2015年入社社员1842户,覆盖杜关、官道口两镇,35个行政村,种烟面积2.58万亩。近年来,随着烟农户均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如何发挥好合作社这个服务主体作用,为种烟主体做好专业化服务,是摆在杜关烟叶工作站面前的重大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坚持把合作社管理与监督当作应尽职责,分内之事,放在打造三门峡烟草发展升级版的全局中去谋划,去落实,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站社结合的管理新路子,烟叶生产管理水平、合作社服务能力都有了新的提升。

  重管理,让机制运行更规范

  健全机构。按照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理事会由6名理事组成,监事会有8名监事。按照烟站委派、合作社聘任的程序,选派一名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职工出任职业经理,负责合作社日常组织和管理。烟站站长担任监事长,负责对合作社管理过程及收支情况进行监督。

  建立制度。常言说,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管住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服务主体,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合作社理事会管理制度》等九项管理制度和九个管理办法,推行“服务在社,种植在户”经营方式,依托“一社两场六队”组织架构,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一分五统三量化”管理运作模式。

  健全机制。建立烟站与合作社协商机制,协商合作社阶段工作任务、运作程序、服务定价、质量标准等事项,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对阶段工作进行安排、评价、总结。建立监督机制,组织监事会、社员代表对专业队服务质量进行事中监督、事后验收。通过上述三个机制保证烟草部门的话语权。

  善服务,让烟农种烟更轻松

  完善硬件设施。按照辖区烟叶种植规模,紧紧依靠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加大对合作社的投入,先后为合作社建成育苗工场6个、烘烤工场3个,农机具400余台(套),夯实了合作社的服务基础。抓好技术服务。生产关键环节,烟站以“四会一讲”烟农培训学校为依托,制定培训计划,聘请授课人员,明确授课时间,对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专业队队员、村组技术员、20亩以上的种烟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讲清操作规范、讲清技术要领。在做好技术服务的同时,注重协调站与站之间、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的关系,确保专业化服务顺利开展。发挥主体职能。烟站与合作社、合作社与社员签订环节服务协议,合作社以派工作业单组织各专业队实施专业化服务。2015年,合作社商品化育(供)苗面积2.58万亩,机械拔烟杆、整地面积1.8万亩,机械起垄1.5万亩,机械中耕除草2万余亩,统防统治面积1.6万亩。

  通过开展专业化服务,减少了种烟环节,减轻了种烟主体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水平,减工降本成效显著,杜荆核心示范区亩用工由原来的30个减少到目前的19个。

  会造血,让合作之路更宽广。

  做好大棚综合利用。烟叶育苗结束后,及时引导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种植特色蔬菜、瓜果,解决大棚闲置问题,提升大棚利用率,年增加收入4万余元。开展烟杆加工利用。建成生物质燃料加工厂一个,利用烟杆加工节能炕房燃料。年加工能力150吨,当年实际加工70吨,预计可产生效益1.4万元。拓展机耕服务范围。发挥机耕队机械、人力优势,走出去服务大农业生产,先后机耕农田2000余亩,增收7万余元。

  站社结合是发挥服务主体功能、推升种烟主体管理水平,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要实现烟站管理与合作社建设有机统一,要做到以下三点:结合要真心。实施专业化服务要依托合作社,合作社发展壮大离不开烟站支持。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做到真结合,奠定烟站管理创新基础。服务要贴心。要根据环节生产要求,为合作社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合作社各专业队要把烟农服务需求当家事,保质保量做好专业化服务。办事要实心。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与难题,发挥好行业政策、资金优势,为合作社办实事、办好事,帮助合社发展壮大。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