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从“一根丝”到“一朵菇”“一片叶”

2019年04月28日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李梦瑶、贾磊
A+ A

  烟草在线据《海南日报》报道  山峦间,轻烟般的晨雾笼罩着连片桑田。4月18日上午,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什统村村民王平将一摞摞桑叶洗净消毒后,准备赶去蚕房给蚕宝宝喂食。“前两天刚卖了一些蚕茧,挣了900多元呢!”

  因土地贫瘠、气候干旱少雨、产业单一,什运乡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三年前,什统村结合村情实际,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短、平、快”特色产业,种桑养蚕因见效快、收益高,尤受村民青睐。

  “每半个月就能卖一批蚕茧,就像按月领工资似的。”在将自家的3亩水田改种上桑树后,王平每年光这一项收入就有1万余元,加上养蜂及种植槟榔、橡胶等其他收入,如今一家人也搬进了新盖的两层小楼。

  目前,什统村共种植桑园300亩,去年产值达160余万元。凭着一垄垄郁葱的桑田,什统村200户村民实现“地里掘金”,而随着以“桑+菌”循环模式发展的食用菌生产基地的投产,越来越多的村民早已不满足于简单地种桑养蚕。

  “将废弃的桑枝高温消毒后,与稻草、棉壳、糠谷、玉米等一起混合粉碎,可加工为制作菌包用的培养基。”什运乡党委书记邓运周介绍,在将什统村废弃的厂房改造成食用菌生产基地后,来自什运乡的4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获得政府发放的3000元扶贫资金作为股金入股,6个村集体经济也相继加入,抱团发展起食用菌种植产业。

  除了“坐等分红”,来自附近村庄的不少贫困户还会选择在农闲时过来帮忙出菇、浇水。“每个月不仅能领到2500元工资,还能学到种植技术,值!”眼下正值食用菌产销两旺的季节,什统村脱贫村民吉翠南将探出“脑袋”的食用菌一朵朵摘下,经过装袋、打包、灭菌后,这些食用菌将被销往全省各地。

  从“一根丝”到“一朵菇”,什统村以产业扶贫为引擎,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产业基础,不断摸索出多种产业模式,让越来越多村民实现“地里掘金”。而什统村的故事,只是海南中部山区用产业带动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沿琼乐高速驱车来到五指山市番阳镇,沿途农田里生长着的一片片翠绿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这可不是普通的叶子,它们是雪茄烟叶,每亩产值可达1.8万元至2.5万元。”雪茄烟叶种植基地负责人宋云亮介绍,雪茄烟叶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工人,这让村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之余,也有了不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一片片脉络分明的雪茄烟叶被采摘下来后,被工人们挑运至晾房,再用一根根白绳将其固定在铁杆上进行晾晒。“我现在在基地上班,采摘、晾晒烟叶,平均每天能领到110元工资。”在番阳村坤步村民小组村民卢玉胶看来,这一片片雪茄烟叶不是普通的叶子,而是致富增收的“黄金叶”。

  事实上,种桑养蚕、食用菌、雪茄烟叶产业也只是海南中部山区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冰山一角”。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如今规模种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一大批特色产业齐头并进,正多轮齐驱激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