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给旱烟找“婆家” 这个女扶贫队员很拼

2019年06月21日 来源:云南网 作者:包涛
A+ A

  “合作愉快!有了旱烟产业支撑,我们这个深度贫困村脱贫就有希望!”今年,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深度贫困村乐丰乡团结村迎来了希望的一年,团结村和贵州旱烟收购商在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曲靖宣威供电局的帮助下签订了300亩旱烟种植的收购合同,象征着团结村老百姓种植的旱烟找到了“婆家”。

烤烟地

  在签字仪式现场,团结村的老百姓个个喜笑颜开,站在一旁的宣威供电局派驻村扶贫队员高琼芳更是欣喜万分。因为她知道,合同的签订意味着团结村集体收入有望实现从“2到20万”的蜕变,若今年旱烟丰收,将切实改善团结村贫困户的经济状况,未来在乐丰乡也将产生引领示范作用。

  要致富必须先把产业“引进来”

  “团结村截至2018年底还有54户200人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是微乎其微,就连创造2万元的集体经济都有难度。”高琼芳感慨道。

  然而,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阶段,村集体要怎样才能快速奔跑起来?怎样才能拉着所有建档立卡户共同奔跑?“负重冲刺”成为眼下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10月,高琼芳和其他队员来到团结村时,怎么啃下“硬骨头”成为了她们的一个“心病”。“小高她们刚到团结村报到的第一天晚上,顾不上休息就和我们了解土壤、气候、海拔等地理状况。”时任村支部书记徐文华说。

高琼芳

  第二天一大早,高琼芳和其他队员便开始调研走访。通过调研走访,细心的高琼芳发现,团结村虽贫穷但是土壤资源丰富、面积较广,平均海拔较高,气温偏凉,和她老家相似。她的老家肥谷村因气候凉就以种植旱烟产业为主,效益很好。于是,她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可以借鉴肥谷村的经验,试试种植旱烟!

  “要脱贫必须先把产业搞起来,产业扶贫项目引进来了,村民积极参与到项目中,不但可以长期收益,还可以从中赚取劳务费、管理费等。”高琼芳大胆地向村委会提出引进旱烟的想法,这个想法也获得了宣威供电局党委书记、局长聂庆海的赞同。

  包销到户,来之不易的“收购合同”

  说干就干!高琼芳立刻联系了老家的亲戚朋友,详细了解旱烟种植的技术、成本、收益等,抽时间带着队员到老家村子与旱烟种植大户交流,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并邀请相关专家来团结村指导种植。通过“走出去”学习与“请进来”指导的方式,并经过多次探讨、分析,最终顺利把旱烟种了下去。

  接下来的日子,高琼芳开始苦口婆心地说服村民种植旱烟,“开始的时候,村民都不愿意种。”有的说担心没有销路,有的说集体种植压力太大,还有的说怕没有收成等。

高琼芳在为烟叶浇水

  面对村民的种种疑虑,高琼芳再次返回老家多方打听并联系上收购商,并邀请对方来团结村实地考察。“要让村民种植,得先找到买家。”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为确保团结村旱烟百分之百回收到位,高琼芳带领驻村队员、村干部反复辗转云贵两省,对收购商多方考察,在了解到收购商的经济实力及商业诚信后,最终说服了村民种植旱烟。

  2019年1月7日,几经周折后,收购商与团结村正式签订了300亩的旱烟收购合同,团结村烤烟终于找到了“婆家”。

  扶贫,要用心用情去做好每一件事

  收购合同签订以后,驻村工作队及村委会就立即行动起来,由村干部及驻村队员带头,分组入户落实土体流转事宜,并于1月下旬完成了土地丈量工作。

  2月开春以来,及时安排耕地和进行育苗工作。“我们共计撒了39塘烟苗,大约需育苗20万株左右才能满足300亩旱烟种植的需求,截至目前,烟苗出苗率90%左右,已能满足育苗需求,后期烟苗还会不断的长出来。搭起棚培植半个月左右便可移植到营养袋里,再‘养育’20~30天就可以‘分户’到田野里茁壮成长了……”2月初春,在团结村旱烟苗圃基地的田埂上,高琼芳正向领导汇报着。 

烟苗

  4月25日开始移栽,截至目前共完成了23万余株烟苗移栽。“目前烟苗已经熬过了旱灾,长势挺好,成活率在99%以上。”高琼芳高兴地对记者说。团结村通过旱烟产业发展,预计每户可增收3000~5000元左右,全村毛收入约50~100万元,村集体收入可到15万元以上。有劳动力的贫困户28户116人参加旱烟种植,收入也比之前可观许多。就拿贫困户陆继润来说,一年努力下来就能拿到4万多元的收入,比起以前翻了4倍。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