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点亮希望的灯火

湖南省局(公司)对口帮扶团结村脱贫致富工作纪实
2019年12月05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王经纬
A+ A

  氤氲着古朴气韵的木质吊脚楼,高低起伏远眺如黛的苍山翠岭,初冬时节的湘西山区清爽中透着恬静,让人完全寻不出一丝萧瑟之感。

  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走进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对口帮扶村——永顺县石堤镇团结村时,眼前的景象颇有些出乎意料。曾经那满是泥泞的山村土路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硬化路面。修葺一新的村委会院落朴素大方,蓝天白云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说不尽的生机盎然。

  山村美了,人心齐了,日子有奔头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昔日深度贫困的团结村便在湖南省局(公司)的倾力帮扶下,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美丽嬗变。

  解民之困,群众冷暖挂心头

  “进屋里坐坐,里头亮堂着咧!”在团结村的一处山坡下,村民郑长成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自己刚刚搬入不久的新家。

  屋外三间砖混结构的屋舍,呈“凹”字形围起一个小院子,屋内精心粉刷的石灰墙壁简单而整洁。这一切让记者不禁回想起去年第一次拜访郑长成时的情景。

  那时,作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郑长成一家曾经的日子颇为艰辛,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的妻子患有智力障碍,家中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四口人常年挤在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木板土屋里,村干部去他家走访,只能把人喊到屋外站着说话。

  “家里的老房子虽然很挤,但因为不算危房,所以没办法享受县里扶贫住房新建政策,只能在原址上扩建改善。可那屋子是依山修的,完全没有扩建条件,看着村里其他贫困户慢慢都改善了居住条件,那时我心里真是着急。”郑长成说道。

  就在郑长成一筹莫展的时候,湖南省局(公司)的结对帮扶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按照政策无法启用新建房屋资金,但考虑到郑长成一家的实际情况,湖南省局(公司)最终决定单独支出4万元结对帮扶资金,资助郑长成新建住宅。

  “我们的结对帮扶资金全部来自湖南省局(公司)机关结对帮扶人员的捐款,主要用于像郑长成这样政策无法完全覆盖,但又确实有现实困难需要解决的群体。”湖南省局(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潘嵘介绍道,“现在郑长成搬进了新家,还担任生态护林员挣一份工资,同时开展水稻、黑猪、土鸡等小规模种植养殖,已经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

  如果说郑长成一家生活条件的改善只是团结村的一个点,那么水、路、电的建设便如同一条条看得见的线,将团结村家家户户连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了山村生活的新面貌。

  在团结村的一处山坡上,有着一座刚刚建成不久的院落。走进院子,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贴着天蓝色瓷砖的水泥密封蓄水池,水池的旁边是一座高大的墨绿色水泵和一间白色瓷砖外表的平房。

  “过去村里生活用水基本依靠河水、井水、屋檐水,今年经过咱们省局(公司)的沟通协调,村里打下了深水井、修建了水厂、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了村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团结村村委会主任郑生革说道。

  “今年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一拧水就哗哗淌,听说下个月屋里还要装上太阳能电灯,家里现在就等着过年让在外面读大学的娃也回来看看呢!”说起生活条件的改善,村民王双伍难掩喜悦。

  扶民之志,勤劳致富种心田

  团结村的变化不仅仅反映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上,同时还体现在当地村民如今所展现出的那份积极向上的精气神里。

  扶贫先扶志。在湖南省局(公司)看来,要让团结村真正摆脱落后面貌,除了必要的帮扶措施外,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摒除等靠要思想,让勤劳致富理念扎根群众心里是关键所在。

  在团结村一处山坡上,村民李明友正忙着和母亲一起喂鸡。虽然身患残疾只有一只右手,但抛撒饲料、驱拢鸡群,李明友样样都做得有条不紊。

  看到儿子忙碌的身影,一旁李明友的母亲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眼前这一幕对她而言,期待了太久。

  就在一年前,李明友在母亲眼里整天不务正业、自暴自弃。除了身体上的缺陷让李明友感到自卑外,妻子、父亲智力上的缺陷也让他觉得未来的生活毫无希望。于是每天喝酒、打牌成了李明友逃避现实的选择。

  “李明友并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关键是如何帮助他找到生活的方向,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否则哪怕再多的帮扶手段也不能让他真正摆脱现实的泥淖。”湖南省局(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张国辉说道。

  围绕这一思路,扶贫工作队一方面设身处地帮助李明友谋划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一定要抓住机会,为自己也为家人打一个翻身仗。

  在工作队的耐心帮助下,李明友从土鸡林下养殖入手,依靠工作队提供的鸡苗,开始一点点摸索尝试。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时间,他养殖的100只土鸡便销售一空。看着这份自己辛勤换来的成绩,那一刻李明友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一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趁着喂鸡的间隙,李明友竟然当着记者的面掏出手机对着屏幕开始了自己的直播。“虽然现在关注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我觉得终归也能让自己的土鸡多条销路。”李明友笑着说道。

  事实上,在团结村像李明友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

  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探索新形势下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新办法、新途径,工作队自去年9月开始,在村里组织开展“五树五建”扶志扶智行动。

  通过树立“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移风易俗、诚实感恩、勤劳致富”的价值导向,坚决克服部分群众“等、靠、要、懒、怨”等消极思想,切实解决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在身边一个个典型的带动下,如今的团结村村民们纷纷放下酒瓶拿起锄头,离开牌桌走进田间,向着自己的致富梦大步前进。

  脱民之贫,发展产业富乡亲

  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尤其像团结村这样的深度贫困村,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上的稳定后续来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然而对于一个交通不便、劳动力匮乏的小山村而言,想要发展产业谈何容易。资源、资金、人力、技术、市场等要素缺一不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通盘规划。

  “发展产业是实现山村脱贫的根本举措。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慎之又慎,不能盲目开发、大干快上,否则一旦失败,浪费的是宝贵的资金,伤的是村民的心。”张国辉说道。

  为确保每一份投入都能为团结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湖南省局(公司)在产业帮扶过程中,坚持谋划在前、周密论证、稳步推进。他们按照《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2018~2020年驻村帮扶工作规划》要求,充分运用烟基工程配套政策资金,投入资金1500万元,完善村内机耕路、水坝、水渠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团结村村民彭大红是个地道的老烟农,今年在村里新建设的烟叶种植示范基地里种了几十亩烟叶,一年纯收入将近7万元。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彭大红从来没有想过种烟能有这样的回报。

  “过去因为村里没有基础设施,从种到收几乎全是肩挑背扛,成本高产量低,一年忙下来除去开支几乎赚不到钱。”彭大红说,“现在好了,有了烟草公司的帮扶,土地平整连成了片,机耕路修到了地头,水泵直接把水引进渠里,而且还有全程技术指导,我真正尝到了种烟的甜头。”

  湖南省局(公司)通过烟基工程所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影响带动的不光是烟叶产业。如今在团结村,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形式发展起的黄桃、大棚西瓜和蔬菜等产业也已初具规模。

  “下一步,我们将在今年团结村整村脱贫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黄牛养殖场和乡村车间两个支柱产业,从而确保村子能够依靠产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村口的一处工地旁,工作队队员周国旺向记者介绍。

  顺着周国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忙碌地施工,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地基已经全部打好。再过一个月,一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三层车间将在这里建起。预计明年年初相关设备到位后,便可开展农产品轻加工及包装等各项生产,并通过电商服务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不仅如此,作为团结村早年走出的能人,村民王迎春也发现了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机遇。

  “现在村里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化,汽车能一路开进来,明年我计划筹集资金开发山村特色旅游。”指着面前的一处湖泊,王迎春信心满满地说。按照他的计划,明年这处湖泊连同周边将被整修成集垂钓、赏花、民宿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有趣的是,王迎春所规划的这片湖泊,周围恰好有七个凸起的小山包围成一圈。当地人称这七座山包为“七星点灯”,传说是天神降妖所留。神话故事无据可考,但在湖南省局(公司)的帮扶下,团结村那盏脱贫致富的希望灯火已经被真真切切地点亮。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