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正文

致富花开处处春,云南苗乡“富民春居图”正在变为现实

2020年06月17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网 作者:闻国宇、卢敏
A+ A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面对这次“大考”,云南省楚雄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党委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没有丝毫动摇。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是吃紧,越要迎难而上,越到最后关头,越要绷紧弦、拉满弓、铆足劲,越要啃下硬骨头,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让苗族群众过上好日子。

  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县,2014年被云南省列入革命老区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楚雄州局(公司)挂包扶贫的武定县田心乡鸡街子村地处乌蒙山深处,是典型的偏远高寒山区,杂居着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是武定县苗族主要聚居地。这里平均海拔2300多米,全村仅有旱作耕地4100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宗教人口占总人口的60%左右。曾几何时,这里的苗族群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看天吃饭,靠山为生,祖祖辈辈都摆脱不了“种一般撇坡,收一土锅”和“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曾几何时,这里是深度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6户1902人,贫困人口发生率高达50%;曾几何时,这里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是承诺,更是号令。楚雄州局(公司)党委闻令而动,顺势而谋,和当地党委政府一道定思路、兴产业、挖潜力、抛穷根、攻山头,创难关,在苗乡趟出了一条“观念引领、产业扶贫、生态宜居、民族共融”的扶贫之路。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首先要把苗族群众信什么、想什么、盼什么搞清楚,把种什么、养什么、靠什么增收弄明白,要把为谁脱贫、怎样脱贫、脱贫不返贫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脱真贫、真脱贫作为检验苗族群众感情的重要标准……”楚雄州局(公司)主要负责人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字里行间流露出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为了苗族乡亲早日脱贫,楚雄州局(公司)班子成员和调研组多次深入鸡街子村,深入苗家寨子,一村一寨搞调研,一家一户做工作,畅谈致富经,谋划脱贫路,勾画新未来。然而,群众观念陈旧,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种植、养殖单一,生产经营方式粗放,比较效益较差,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苗族群众人居环境脏乱差等一列问题、瓶颈和短板像无情的大山横摆在了州局(公司)党委眼前。怎么办?怎样干?

  办法总比困难多,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通过反复深入调研,州局(公司)党委提出了“两种一养一居”的扶贫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实践和努力,如今,州局(公司)党委勾画的苗乡“富民春居图”正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种出“金叶子”,让苗族群众腰包鼓起来

  走在鸡街子村的村间道路上,沿路上一些村民正顶着烈日在田里浇水保苗。

  “走,去家里坐。”一位皮肤黝黑,穿着褪色外衣,抬着锄头的村民高声喊道。他的裤脚高一只低一只,一看就是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

  “我认识你们,是烟草公司的,我家就在前面,我有个想法要跟你们说说。”那位村民笑呵呵地说。

  驻村扶贫队员雷扬介绍到,他叫张有福,是鸡街子村一组的贫困户,是村里的第一个苗族党员,党龄有20多年了。

  “我是想种二三十亩烟,就是不知道会有合同么?”张有福充满希望地咨询着种烟指标的事,接着又补充道,“我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爹种烟啦,到现在已经种了40多年,对这棵烟有感情啊!”他又回头指着他的房子说:“我家这个房子原来漏雨,是烟草公司给我家钱修起来的,心里很是感谢呢,只是我们苗族人又不太会表达。”这位苗族老党员的只言片语,表露出他把过好日子的盼头寄托在烟草产业上,把多种烤烟、种好烤烟当作脱贫致富的希望。这也激励着楚雄州局(公司)每位进村帮扶的党员干部,不仅需要深情厚爱,更需要扛起脱贫的责任与担当。

  楚雄州局(公司)牢记责任与重托,对帮扶的鸡街子村做出了重要承诺。在烟叶种植收购总量调减的情况下,保持田心乡鸡街子村烟叶生产计划稳定,产量稳定,收购价格稳定等产业扶贫政策相继出台;计划合同指标优先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满足少数民族山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减免烤烟种植保险费等一系列措施随之落地落实。“种植一亩烟,脱贫一个人”的设想正变为现实。

  2019年,鸡街子村委会引导贫困户种植烤烟190亩,种烟收入68.5万元,户均种烟收入5580元。2020年,鸡街子村农户计划种植烤烟300亩,预计种烟收入达到114万元,户均种烟收入6350元,靠种植烤烟,让苗族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种出“金豆豆”,让苗族群众日子甜起来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武定县田心乡鸡街子村人少地多,气候温和,适应种植冬早作物。楚雄州局(公司)在派出烟草农科专家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突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贫农业产业,即青蚕豆、青豌豆产业。

  在“两青豆”产业发展过程中,鸡街子村抓住“四大特色”。一是易推广。全村“两青豆”种植历史自古有之,农户已经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鸡街子村的小春作物90%以上以青豌豆种植为主,田心乡“两青豆”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农民收入有50%来源于“两青豆”种植。二是上市早。由于田心乡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海拔优势,每年“两青豆”上市比周边县市提早1-2个月,本地价格可以直接影响市场价格。三是无公害。鸡街子村种植的“两青豆”皮薄鲜嫩,肉质细腻,质地酥软,味甘鲜脆,口感优良,是无公害时令佳蔬。四是前景好。多年来,在“两青豆”上市期间,很多外地商人进村收购,直接销往河南、上海、北京等省市和省内城市,“两青豆”深受大中城市消费者的青睐,附加值逐年提高。

  立足区域资源发展“两青豆”产业,鸡街子村实现“三个不愁”。种不愁,2020年楚雄州局(公司)以每亩补助200元的形式,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种植青豌豆3100亩,预计产量超过90万公斤,预计促进贫困户增收310万元左右。卖不愁,州烟草公司、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部门多次调研“两青豆”产业发展及交易平台建设规划,帮助解决政策扶持、资金帮扶等方面的问题,烟草及其他挂帮单位投资60万元建成武定县田心乡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线上电商平台,让苗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卖出“金豆豆”,卖上好价钱。销不愁,“两青豆”目前不仅是田心乡更是鸡街子村的主导产业,全乡每年均向外地输出“两青豆”5000吨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可直接创收2000万元以上,全乡“两青豆”销售队伍也初具规模,每年来购销“两青豆”的外地客商达1000多人次,通过京昆高速公路、武易高速公路、G108国道直接销往全国各地。

养好“生态驴”,让苗族群众致富路子宽起来

  “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田心乡党委书记龙在成说。群众有所需,帮扶有所为,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要兑现。

  鸡街子村素有养殖毛驴的传统,经过广泛征求苗族群众意见,并多次考察论证,鸡街子村委会决定发展“生态驴”养殖项目。

  楚雄州局(公司)作为帮扶单位,义不容辞,鼎力支持,2019年投入扶持资金70万元发展肉驴养殖项目,帮扶220户贫困户发展“生态驴”养殖,每户(每匹)补贴3000元,兑现补贴资金66万元。2020年,楚雄州局(公司)把扶持资金提高到每匹3200元,追加下拨资金85万元,帮扶其余建档立卡贫困户购置肉驴仔驴242匹,引进种公驴5匹,完善“生态驴”繁育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养殖户收入。

  为确保养殖疫病防控安全,“生态驴”养殖示范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乡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严格的防疫监测检疫检验,定期对畜圈及环境扑杀和消毒,让苗族群众养上了“放心驴”。养殖合作社还长期聘请专业人士为苗族群众提供“生态驴”养殖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每年举办一期“生态驴”养殖的培训班,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推广饲养良种良法。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养驴“土专家”。在经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幼驴、统一培训、分户养殖的“三统一分”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与市场对接。

鸡街子村一组贫困户杨秀荣饲养肉驴

  养殖户杨秀荣见到楚雄州局(公司)扶贫干部来了,翘起大拇指,连声说了三声好“共产党好,扶持政策好,烟草公司好。”并指着一匹正在吃草的毛驴,高兴地算起了经济账,“我家三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因为生病,下不了地,干不了体力活,去年在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关心下,养上了“生态驴”。通过8个多月的喂养,长到了近160公斤,除掉垫本,可以赚到四五千元钱。还是养驴划算,打算来年再养两头。”杨秀荣脸上<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