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广角 > 恋恋烟尘 > 正文

因为职责 所以坚守【图】

记最美烟草基层员工郑如华
2014年08月18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中国烟草市场编辑整理 作者:
A+ A

  在人群中他就是普通的一员,黑黑的脸蛋,举止间有着咱山区百姓特有的憨厚与真诚,他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间都奉献在了烟叶生产技术指导上,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八年。他常年与烟农为伍,身体力行地为烟农做技术指导,把一切都给予了烟农,自己的家一年却难得回去几趟,烟站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他,就是湖北省南漳县烟叶分公司长坪烟站技术员郑如华。

  烟农眼中的亲人

  郑如华,作为烟农出身的技术员,21岁与烟草这个行业结缘,先后在南漳李庙、薛坪、巡检和长坪四个烟站工作过,共驻过10余个村,服务500多户烟农,走过的山路都将近20万公里,跑坏了三辆摩托车,可绕地球赤道行驶5圈,累计为烟农创造价值1500万以上。郑师傅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顽强奋斗的意志为南漳烟叶产业的发展以及烟农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烟农的眼中,郑师傅就是最亲的人。他在2011年调入长坪烟站担任陡山收购组组长,在陡山工作期间,陡山烟叶生产规模不断提升,2011年收购量56万斤,2012年收购量68万斤,2013年收购量76万斤,实行了“三连跳”。他负责的收购组收购量是全县最多的,质量也是最好的,获得河北中烟、河南中烟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的调动,郑师傅于2014年初调入长坪标湖村担任收购组组长,消息公布后,陡山的烟农和村干部倍感不舍,一次次的挽留,甚至与烟站与县里的领导沟通,希望留下郑师傅。但是郑师傅跟烟农说道这是正常的工作调动,南漳烟叶的其他技术员也都是跟他一样,都是全心全意为烟农服务的,而且不论他在不在陡山,他都会关心大家的。

  刚到标湖,郑师傅人生地不熟,但是正是他的努力,迅速取得了烟农的信任。标湖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地理位置,冬天十分严寒,时值2014年2月15日,村里突降大雪,一夜间将工厂化育苗大棚压塌,郑如华当时刚调到标湖收购组,在不熟悉环境的前提下迅速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公司,并与村干部进行及时的沟通协调,同时安排人员有条不紊的地拆除被损坏的大棚结构以免对人员造成伤害。在征得了公司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同意后,迅速就地取材,两天内用竹竿和铁丝新建了8个中棚。眼见育苗工作开展在即,时间紧、任务重,他经常顾不得吃饭,一有空就去大棚查看进度,与棚主一块干活,手磨破了,衣服弄脏了,但从来没有怨言。在郑如华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使得育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保证了烟苗能充足供应。今年相对往年,苗期雨水较多,温度较低,但是今年标湖村的出苗情况比以前更好,老百姓一下从担心变为了安心,开始真正信任这位新技术员,也为之后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以前的标湖村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郑师傅来之后积极与烟农交流,高度重视烟叶生产技术的落实。他每天早上5、6点起床,不吃早饭就下到烟田,扎实推进各项烟叶生产工作。针对今年“控产量,提质量”的工作思路,他在落实面积的时候不断反复做工作,去每一户烟农家串门,用自己当烟农的亲身经验去说服烟农。今年标湖村生产水平明显高于以往,新技术落实细,物资达到了零库存,埋肥起垄比去年提前20天,就像烟农说的郑师傅来了之后,标湖的烟田“户户都是示范户,块块都是示范田”。

  烟农日常生产都比较繁忙,再加之标湖村离乡镇都还比较遥远,再有的交通不便,生产中的农药、薄膜等小物资,他下乡时都主动送到烟农家中,经常自己跑来跑去、搬上搬下的,把自己弄的一身脏,摩托车弄的破烂不堪,他还是一直坚持。自己吃一分苦,尽量解决烟农的这些问题,为烟农节省了时间与精力,生产中就多创造了一分收成与喜悦。不仅生产物资送到家,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尽量帮忙带送。有些老烟农或家庭条件不好的烟农没有车辆,交通非常不方便,去一次镇里都要耽误很久,日常生活用品不能保证时刻充足。他都会帮忙从镇上带给烟农,为烟农带来了方便,极大地丰富了烟农的生活,烟农们已少不了他。今年,物资款需要先用现金垫付,标湖村四组烟农袁朝阳,自己很想种烟,但是家庭上有重病在床的母亲,下有精神失常的儿子,郑师傅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为其垫付物资现金1000元。

  亲人眼中的陌生人

  作为一名技术员,他时时刻刻为烟农着想,但是在家人眼中,他确是亲人眼中的陌生人。每逢周末,他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即使回家他也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烟站, 他总是对家人说事干不好怎么能回家。去年,郑师傅读高三的儿子,不小心腿骨折了,郑师傅只是去医院看了一下,就马上赶回烟站。同样是去年6月,郑师傅的父亲生病住院,给他打来电话,当时正值大田管理关键时期,他没有马上守在父亲身边,而是依旧履行着他的工作职责,把烟农的利益摆在首位,最后直到父亲离世时都没有尽到作为儿子的孝道。当他最后赶到父亲的床前,母亲打了他一耳光,说:“父亲生病住院,你来过几次,每次来你呆过多久,你尽到做儿子的责任了吗?你的眼中有我们这些家人吗?你还是和你的烟农过吧!”

  妻子、儿子也对他有了抱怨,为什么同住一个小区的其他技术员都回家,为什么其他的技术员可以陪在家人身边,你不可以?他确常常告诉家人们,我也是烟农出身,我必须真正为烟农考虑,把烟农的利益摆在首位,能够进入烟草这个行业,我必须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一方水土烟农的生活条件。

  自己愿做一个傻人

  与郑师傅同龄的人,有的外出打工过上了很富裕的生活,有的能日夜陪在自己的家人身边。每每想到这些,郑师傅也会羡慕,日复一日的上山、下山,一路的孤寂、清冷,他也曾感觉孤单,难熬。然而,那么多双烟农眼睛的注视和挽留,是扯不断、理还乱的丝线,牵着他、伴着他的一次次归去来兮,他愿意做一个傻人,愿意为烟农和老百姓奉献。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时刻坚守原则,牢记“以廉为荣,以民为重”的思想,在烟叶收购期间,个别种烟大户也会给他送来红包,他都直言拒绝,并严格要求他们按照标准操作,一些烟农送来家里的物资,他总是按照市场价自掏腰包按价还给烟农。

  上班十八年来,郑师傅确从来没有休过公休假。翻开郑师傅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会看到这样的工作记录:2011年全年休息21天;2012年全年休息29天;2013年全年休息26天。

  未来有什么打算?郑师傅一脸严肃地说,这是一份我喜欢的工作,一个造福百姓的事业,一个伟大的工程,我一定会继续干下去,当一个傻子也愿意。

  伟大事业始于点滴贡献,当人们仰视这些伟大事业时,一定不会记起像郑如华这样不起眼的烟站技术员。但正是他们在点滴奉献之中,塑造着被我们称之为精神、理念和操守的东西。也正是因为有了与烟叶相伴的风霜雨雪、汗水艰辛,以及渗透在其中的意志、坚韧和不屈,服务过的农民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生活得以明显改善,郑师傅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但他的奉献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