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一个偏僻乡镇卫生院的“三变”(图)

永新县龙门镇卫生院变迁探访
2012年05月09日 来源:烟草在线永新消息 作者:刘志宏、龙小八
A+ A

  昔日,永新县龙门镇卫生院只是一间狭小的店面,占地面积不到70平方米,房间集医疗、防保、药房、住院于一体,破旧的办公桌椅,简陋的卫生设施,处处布满灰尘。如今,映入笔者眼帘是靓丽一新的门诊楼和住院楼、院内错落有致的花坛;来到诊疗科室,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超声波听诊仪、血液检测仪等崭新的设备应有尽有。一个偏僻乡镇卫生院,在这短短几年间缘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都得益于:该院积极抓住实施新农合政策这一契机,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引进力度,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各项新医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减轻农民群众的医疗负担,促进龙门镇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今,该院正乘着该县“打造湘赣边界重要商贸城市”的东风,朝争创湘赣边界一流乡镇医院的宏伟目标挺进!

一座崭新的龙门镇卫生院

  “魔变”:一座崭新的乡镇卫生院

  近日,笔者走访地处该县禾山脚下的龙门镇卫生院。三年前,该院就条件来说,远远不如村卫生所,可谓是一穷二白,大病往县城跑,小病到村卫生所看,卫生院基本上一天难得看上两个病,医疗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生存,有部分工作人员已经外出谋生。

  而今,笔者再访龙门镇卫生院,快到龙门镇墟场时,只见一座崭新的乡镇卫生院大楼拔地而起,面貌焕然一新,这真是“魔变”!

  热情的龙院长向笔者介绍:2009年上半年,龙门镇政府和县卫生局共同选址,开始重建新的卫生院。该院总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多平方米,绿化后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卫生院大楼主体结构共分三层,一楼门诊医技科室,二楼住院部,三楼行政科室,真正成为了一个功能分区、流程合理、环境优美的标准化卫生院。2011年医技大楼竣工完成,大大地缓解了业务用房问题和职工住房问题。宽敞、明亮、美观、舒适的门诊住院楼替代了昔日狭小店面房;办公场所、医疗设备全部翻新,该院医疗事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承担着全镇13个行政村近2万人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为百姓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昔日在荒凉中沉睡的山乡卫生院又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新建的门诊楼、住院楼、职工宿舍楼成为镇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昔日看病难已成为历史。这正是该院“魔变”的真实写照。

  “嬗变”: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美丽和诣的音符,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健康的关心、爱护。龙门镇卫生院的发展也迅速走上了快车道。几年前,该院的诊疗设备除了听诊器、血压表和体温表(俗称老三件)外,仅有一台分辨率极低的便携式B超机己成历史。如今,医疗设备装备了三大常规检: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化验、检验等各种诊疗设备已全面普及;自筹资金购买尿液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等医疗设备,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在镇乡卫生院得到解决,同时还配备了救护车,能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下救护,救治能力增强,各做卫生院的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开展。

  2009年下半年以后,医院逐步引进医技人员,业务收入逐步上升,到2011年全院职工达20余人,已形成老中青三代相衔接的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已拥有职工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10人,主治医师1人,执业医师5人,职业护士5人,可以收治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患者以及急腹症、外伤等外科疾病患者。龙门镇96%的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当地患者可以不出远门就能把病治好,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2011年,该院月收入平均在10多万元,业务年收入达130万元,是2008年的7倍。

  巨变:实施新医改后成绩斐然

  当日,尽管下着小雨,笔者在龙门镇卫生院看到:带着儿童前来接种疫苗的当地群众还是不少,经医务人员查验接种证后,免费为儿童接种疫苗,群众更是对卫生院热情、周到的服务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近年来,龙门镇卫生院实施新医改成绩斐然:实施顺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陆续竣工,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落实;不断加强和完善新农合各项制度,积极开展门诊统筹,稳步推进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补偿;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医疗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卫生院妇产科建设大大加强,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大幅度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计划免疫得到加强。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使龙门镇人人将享有完善、优质和先进的医疗服务。 

  龙湖村一位在就医的老大爷对笔者说:我交了几十元新参合参保费,就像进入了医疗保险箱。辛苦积攒几十年,一声病倒退到解放前已成为历史,从以前的缺医少药到寻医问药再到现在的有医有药,从小病捱,大病扛,到小病不出村,大病到乡里,国家有补助,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巨大变化!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