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烟田里的摄影师

2013年06月24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孔伟
A+ A

  提起周方奎,烟草行业内的通讯员们无不会竖起大拇指,敬佩的称呼一声“周大师”。周大师的出名,源于他用相机拍出了烟田里的美,拍出了烟农圆梦的过程,拍出了行业带给烟区的变化。

  2011年我进入烟草行业后,开始关注烟草行业内的各大网站、报刊,一个名字总是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湖北咸丰县的周方奎。通过他的图片,我开始慢慢了解烟叶生产,了解烟田里的那些事。我开始由衷的崇拜他,心里也不停地琢磨,这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直到去年,才荣幸的见了周大师一面。周大师,50岁左右,精神抖擞,平易近人,笑容始终挂在脸上。通过聊天,内心更是无比崇拜。

  今年,很荣幸的能跟周大师一块参加中国烟草杂志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5月31日,我们一块到河南许昌采风,期间发生在周大师身上的一件小事,让我感动的同时,更懂得了烟田里的摄影师是怎么炼成的。

  5月31日上午,我们一行人坐车来到许昌襄城县烟叶示范园,大巴车在烟田间的道路上驱使着,我们一个个都装好设备、摩拳擦掌等待着车子停下去拍摄自己的作品。途中,经过一块烟田时,田里的场景吸引了我和周大师,几位烟农正在用覆膜机覆膜,旁边还有几位年轻的烟农开心地忙碌着。只可惜,车子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继续往前开,我跟周大师不停地遗憾,这么好的场景可惜了。

  车子东绕西转,又开了大约二十分钟才停了下来,一下车,我就赶紧背着相机去田里采访、抢镜头去了。约一个小时后,我完成了任务,这才想起来怎么不见周大师了,后来集合上车后,同行的王姐笑呵呵地跟我讲周大师刚才发生的故事。

  “周大师下车后,等了一会刚好有位大婶骑摩托车经过,于是周大师用夹杂着恩施方言的普通话问人家去哪?人家没听懂,讲了好几遍,人家才听懂,指着前方说回家。然后周大师说,那好,我跟你一块回家。接着就吓到那位大婶了,愣在了那里,半天没说话。我一听,连忙帮他解释,告诉那位大婶说周大师想让她骑摩托车顺便捎他一程。那大婶一听这意思啊,爽快地说声中,就带着周大师走了。”王姐边笑边给我看她用相机拍的周大师坐在摩托车上指路的图片。

  听王姐讲后,我也大笑一阵。连忙找周大师看看他拍的图片,看着他拍的图片,既羡慕又惊奇,你从哪里拍到的覆膜机的图片呢?停车的地方根本就看不到一台机器啊,突然我想起来,问周大师“你不会跑到我们在车上看到的那个地方拍的吧?”

  “是啊,我坐她的摩托车就是为了去那的。”周大师解释说。

  “那么远的地方,你真有心啊,那你回来的时候怎么办的?”我诧异地追问。

  “那位大姐知道我是去拍照后,怕我回不来,一直在那等我拍完后又特意把我送回来的。河南人民真是热情友好啊!”周大师赞不绝口得夸到。

  没想到周大师会这么用心,不经意间一撇的场景他竟然还会想办法过去拍摄,实在令人感动、佩服,通过这件事,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能拍出那么多好作品。

  后来,我又问周大师,怎么为了拍一张图片这么执着、用心。他说,他喜欢拍照,更喜欢拍好照片,只要是好场景让他看到了、听到了,远点、累点他都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去拍摄,他最大的欢乐就是透过镜头看到烟农发自肺腑的笑容。

  用烟田里的摄影师称呼周方奎一点都不为过,进入烟草十几年来,他不知为去烟田里摄影跑坏了多少双鞋,更是有一次去烟田拍摄因下雪、路滑摔断了腿。在烟田里拍摄是苦的,在恩施州烟田里拍摄更苦,山高路险、坡陡弯急,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周大师来讲,他会一如既往地背起相机,站在烟田里,用相机记录烟农、烟田、烟草行业的变化。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