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抗战精神不灭的光芒

2015年08月04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许双福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有一年,与几位朋友去沈阳,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该馆坐落在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柳条湖立交桥的北侧,展馆外景有个标志性建筑----《残历碑》,其建筑为已残破的日历,右侧是时间,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左侧是日军侵华事变的碑文。残破的日历上弹痕多多,骷髅累累,映入眼睑,把人带回到了“九•一八”那个悲惨的岁月。博物馆的东侧是《奋起》的浮雕,寓意着抗争和奋斗。走出博物馆,我是怒火中烧,照着道旁的树踢了几脚。

  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人的心情自始至终是沉重的,心如刀绞,满脑子都是血腥的场面,多少同胞受尽凌辱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30万人,触目惊心,生灵涂炭。走着看着,我就不忍再看下去,心在痛,牙根发酥。

  上小学时,一篇课文是写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他的事迹影响着我们,他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铁汉。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止一次地看到以他为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以及书籍。他手抠着棉袄里的棉絮,捡着枯树叶往嘴里塞,趴在地上吃雪,就是以这样的毅力,拖住了一万多的敌人,为友军减轻压力,赢得了时间。最终,他攒足了力气,等待敌人的到来,踉踉跄跄地趴在断木的后面与敌人交火,这个场面始终在我脑海里回放。  

  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中,李兆麟放弃还在襁褓中的儿子那一幕,孩子纯真的眼神,嗷嗷待哺,大雪纷飞,那场面,我几次换台不忍再看下去,撕心裂肺的疼。让人欣慰的是,几位抗日女战士违抗军令,冒死将孩子从敌人的手中救了回来,此时的我瘫坐在了地上,心却是甜美,得到了稍许的安慰。身为人父的我,能切肤般的体会到弃儿心如刀绞的痛。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信仰,令人潸然泪下,为孩子祝福,为我们的英雄祈祷。

  抗日英雄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名垂青史,人们

  时不时地会说起,会出现在我们荧屏里,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日寇的灭亡。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讲道:“历史不能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时光已逝70年,但,这些历史我们没有忘记,时代发展到今天是历史堆积而成的,是无数的民族英雄,民族的脊梁铸就的。

  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赵一曼》、《小兵张嘎》、《三进山城》、《狼牙山五壮士》、《血战台儿庄》。脍炙人口的电视剧《亮剑》、《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等等这些,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用我们的勇敢和聪明才智与倭寇作英勇顽强的斗争,人们从中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扬我中华民族之气节,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精神。虽然这些电影,今天看起来片子已有些斑点,声音不是那么清楚,但,正是这些百看不厌的电影,向人们诠释着永不屈服的精神,使人深入骨髓。

  70年的岁月长河,中华民族被人欺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仰望如森林般的高楼,飞速驰骋的高铁,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过去的历史我们应是时时缅怀,是这些英烈们给予了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心怀信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有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实现中国梦。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