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麦子的记忆

2016年12月15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莹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对于一个自小在北方长大的孩子,对面食的喜爱,你可能是无法体会得到的。这种喜爱,是对记忆深处亲情的回味,也是对家乡的一种眷恋,以至于深深地揉进生命的骨子里。

  现在,我只要走进食堂餐厅,抑或出差在外,还是在家中,面对馒头与米饭的选择,我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馒头或者其他面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是节日里,缺少了面食,总觉得像是少点什么似的。只要谈到馒头或者面食,总离不开麦子。一想到家乡的麦子,思念的记忆如同一根根丝线,轻轻一拉便回到了那已逝的岁月。

  种麦子

  九月底大豆、玉米归仓后,就到了小麦播种的关键时刻,这也是一个家庭最需要劳动力的时候。父亲原是镇上的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为照顾家庭,缓解家中的农活重担,主动申请调到村子的小学教课。为解决耕地难题,家里还养了一头黄牛。父亲经常上好课就换上黄球鞋,装好犁头,提前喂好牛去耕地。地里时不时地响起老牛“哞哞”的叫声,瞅着一块块被耕好的麦地,父亲甚是得意。当然,父亲也会遇到课无法调开的时候,那叔叔们就会套起牛,帮我家耕地,确保顺利地种上小麦。上次回老家,看到村中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亦或是外出工作,村中的人慢慢地少了,大部分田地被少部分人承包了,都是采用机械化运作。看到村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总觉得好像少点什么似的,很怀念以前跟在父亲后面耕地的场景。

  收麦子

  麦收是一年最忙的时候,连上学的孩子,都要回家帮忙。经过寒冬“考验”的麦苗,伴随着除草、打药等一系列的“洗礼”后,慢慢地吐穗,渐渐地黄澄澄的麦穗被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小麦成熟的味道。微风吹过,麦田掀起一波又一波金黄色的麦浪,它们相互拍打着,嬉戏着。放眼望去,一块块麦田像一条条金色的丝带,沉甸甸的麦穗害羞地低下了头,粒粒都胀鼓鼓的,像要爆裂开来。于是,各家各户都在准备麦场,选择一块宽敞的、靠近麦田的地方,把成熟的农作物清理后,洒水,套起牛儿拉起石滚,逐渐把麦场压得光滑起来。经过几天来回滚压数个回合后,麦场就大功告成了。

  麦收时节,父亲将一把把镰刀磨得蹭亮蹭亮,根据小麦的成熟情况,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带着农具就出发了。弯下腰,左手抓住一把麦子的上半部分,右手拿住镰刀,每人两三陇或者三四陇,开始了割麦子的比拼活动,你追我赶。虽然天气炽热,但热情不减,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田埂边,麦场边,“卖冰棒了、卖冰棒了……”的吆喝声响起,大家慢慢围起来,你一根我一根,吃个老冰棒,畅谈着收获的喜悦。此时的一根根老冰棒,如同一阵凉风,带走了大家心头的燥热。短暂的休息后,大家都加紧了步伐,把割好的麦子装上驾车,一趟趟拉到了麦场。近中午时分,妇女回家烧好饭,带着冰啤、凉皮蛋到麦场。由于天气炎热,大家都没有什么胃口,就近吃些,又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此时,我的小伙伴们也没闲着,相约一起拿着口袋或者篮子,沿路边捡麦穗,在搂过的麦田里“扫荡”,一天下来,收获也是满满的。当然,捡来的麦穗大多是是“卖”给家里,碾碎给家禽吃;也有卖给村里来收购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麦穗没有被“遗弃”。休息之时,交流着彼此的劳动成果,小伙伴们的捡麦穗兴致还是非常高的。

  碾麦子

  割好的麦子全部拉到麦场后,在炎炎烈日下,牛或拖拉机开始了碾麦子。家中的劳动力们拿起叉子翻起麦场,大家都戴着草帽,将湿毛巾搭在肩头,放下手中的木叉,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喝一气,空气中夹杂着新麦、汗水、热浪的味道。碾过之后,就要扬场。扬场,是一门技术活,也是很耗体力的。家中只有父亲与叔叔才能胜任。扬场时,要戴着草帽,必须趁着有风的时候,用木铲铲起一些麦子抛向空中,风吹过时,麦皮、麦秆以及灰尘会被吹走,另外一个人要不断地将带麦皮的麦子用大扫帚扫走,然后重新碾。抓住好天气,抓紧把麦子收割好,是大家此时的想法。村里叔叔、伯伯家,只要遇到天气突变,一声招呼,大家都会帮忙抢收麦子。

  卖麦子

  新麦对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卖麦子是新麦收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新麦子收好后不久,镇上收购新麦的消息就被散布出来了。麦子全部抢收好,经过简单的晾晒后,被装进了一个个麻袋里。因恐天气突变,为确保安全,一袋袋小麦被拉回了家。小麦全部收割好后,各家都会选择一个好天气,将麦子拉到就近的麦场晾晒,专人负责看护,防止羊、鸡等家禽来偷食。间隔一段时间就用竹耙,把小麦翻翻,边晒边翻,直到干透为止。随后,将新麦分等级出售或是留着自己家吃。为卖一个好价格,大家都选择把最好的麦子拉到收购站,我家也是如此。当时,我两个哥哥都在读师范类学校,光依靠卖小麦的钱远远是不够开支的。为解决子女读书的困难,家中还饲养了鸡、羊、兔、猪等。打下的麦子,被装进板车,拉到村中专门碾麦子的小型作坊,麦麸用来喂食猪、兔等家禽,面粉用来制作面食。自打记事起,小伙伴们会相约一起拿起镰刀去野外割草,放学后到自家红薯地里打猪草,暑假一起放羊儿,找淘气的鸭子回家。偶尔,亦会帮助父母给兔子、鸡等家禽打预防针,空闲时协助剪兔毛,帮忙喂食家禽。

  借麦子

  借麦子,在农村来说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家中借麦子的情景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当中。80年代,两个哥哥都在读书,刚收割的新麦子卖出所得的钱,要给他们准备学费与生活费了,家中存留的小麦自然也是不会太多的。往往是离新麦收割还有一段时光,家中的麦缸就见底了。只见母亲手中拿着一个葫芦瓢,深深的缸,一下下挖着里面的小麦。缸中残留着一些剩下的小麦,确实是无法解决家中的温饱。这时,母亲就会套起板车,到外婆或者姑姑等亲戚家去借小麦,来年小麦收好还给他们。借助那一袋袋小麦,勤劳聪慧的父母一步一个脚印,铺平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前进的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成长的空间。后来,哥哥、姐姐们都走出学校,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生活条件好了,每个人仍都保留着喜食面食的习惯,这种难以言说的特殊情愫,我想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吧。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