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敲打与吹捧

2016年12月30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李亚军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时常会看到一些身陷囹圄的领导干部那追悔莫及、捶胸顿足、情真意切的“忏悔录”,大意是说,假若当初自己的身边少一些抬轿子的和唱赞歌的吹鼓手,多一些诤友的善意提醒的敲打声,或许自己不会堕落得这样快,陷得这样深。虽然此言有为自己的所为推脱责任之嫌,但却也道出了当今社会所存在的一些令人深思与让人警惕的现象与问题,那就是敲打与吹捧。

  犹如原本掩盖在防锈漆下的锈在检修管道工人铁锤的不时敲打下会随之纷纷剥落一样,也如同一块块好钢需要铁匠从熊熊炉火中夹出并放在砧台上反复敲打才能炼成一样。对于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时代的个人而言,尤其是处于所谓“高危职业”位置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对其在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所存在、发现的一些问题、不足、缺点与毛病等,及时地给予一些善意而必要的提醒、警示和批评等“敲打”,无疑有警钟长鸣之功、防微杜渐之用、拒腐防变之效,对于防其误入歧途、保持清醒、修正错误、强肌健体、守好防线、不触党纪国法的红线是大有裨益的。

  但现实的情景往往是,由于被敲打者或因爱面子或因较专断不情愿不主动不接受容不得“敲打”,而敲打者往往怕被穿“小鞋”、受打击而出于保护自己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愿意不主动不敢去“敲打”,从而导致“敲打”的声音远远弱于“吹捧”的分贝,吹捧的场景远远高于敲打的市场。因为相较于敲打,吹捧的声音犹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恰若甜味十足的蜜糖,往往让吹捧者与被吹捧者都趋之若鹜、各取所需、欲罢不能、难以自禁。

  吹捧者看似春风送暖、沁人心脾,实则是口蜜腹剑、心怀鬼胎、另有所图,其所吹捧的往往是含着蜜的毒,容易让人在长期的接受中慢慢中毒,如同“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中丧失防线、迷失方向、身陷囹圄、难以自拔,最终导致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家庭上妻离子散,亲情上众叛亲离。待到醒悟之时却为时已晚,只有留下终生遗憾与悔恨。而敲打者虽然看似不讲情面,言语生硬,甚至刺耳难听,让人一时面子上下不来,但实则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当然,敲打者要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与人为善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像医生一样找准病灶,像针灸一样把准穴位,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敲得有理有据,打得有力有节,而不是出于个人目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一棍子打死,搞人身攻击;被敲打者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照单全收”,并对敲打者示以感激。这样才能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中,实现彼此帮助、共同提高、实现双赢、增进友谊、共同进步之目的。

  是甘于接受吹捧,还是勇于面对敲打,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也决定和影响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是在吹捧中被糖衣炮弹击中,最终被“围猎”,还是在接受敲打中日益强身健体,练就“金钢不坏之身”,显示着二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也预示着二种不同的人生命运结局。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