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微信推荐 > 正文

托起稳稳的幸福!烟草企业为稳就业贡献力量

2022年06月27日 来源:东方烟草报 作者:杜星霖、代龙鑫
A+ A

我们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新征程上,烟草行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奋斗姿态奔跑,与奋进中国同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效能治理、造就高素质队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四川烟区

4.45万户烟农走稳致富路

image.png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开春,四川省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的烟农王树杰没再出远门打工,转而盯上了隔壁乡的350亩荒地。前几年,因为向往外面世界的繁华,这位“80后”烟农选择了外出务工,历尽艰辛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家乡。

眼前这350亩连片土地,是盐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今年帮着落实的,其中320亩拿来种烤烟,30亩用来种植果蔬、养殖家禽。王树杰说,要认真经营这份稳赚不赔的“营生”。

作为四川烟区的一名烟农,王树杰的选择并不稀奇。2022年,全省烤烟种植区域涵盖229个乡镇1210个村,烟农户数达4.45万。

image.png

泸州市大寨烟叶产业综合体。张坤琨摄

新的就业形势下,“老烟农”回归烟田算不得新鲜事,可对四川烟区来说,也不是什么轻松事。2021年7月,作为全国烟叶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承办单位,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在会上分享了关于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为谁种烟“四个课题”的战略思考和务实行动,提出从创新土地流转、基本烟田保护等方面入手,做实乡村振兴的烟叶产业基础。

近一年来,聚焦“四个课题”,四川烟区综合施策“育主体”,为稳定社会就业打造了优质产业。

——围绕“强农”,培育新型种植主体。分析不同主体的基本特征、生产用工、投入产出、成本构成,精准识别、分类认定,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新型组织结构,探索将职业烟农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范畴,对不同主体分类配套不同的培训策略,真正让烟农懂经营、善管理、有技术。

——围绕“惠农”,完善生产奖补措施。落实好产前投入政策,积极引导产前投入产后兑现,为烟农搭建银行信贷桥梁,完善职业烟农保险保障机制,加大烟叶灾害救助力度,消除烟农后顾之忧。

——围绕“富农”,多业融合促进增收。探索培育以产业工人队伍为主的新型服务主体,在核心烟区构建“以烟为主、产业融合”综合体建设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探索“菜单式托管”服务,推动烟农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一站式服务,综合提高烟叶种植、多元经营、劳动务工、股金分红等多元收入。

image.png

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石坝临时收购线烟农在有序交售烟叶。龙建林摄

2021年,四川烟区实现烟农售烟收入44.1亿元,户均收入达到10.16万元。

如今的四川烟区,受益于强产业、稳就业的“惠民清单”,“王树杰们”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幸福感,他们满怀信心继续着自己的种烟致富事业。

(黄德磊/文)

云南中烟

帮助5700名村民就近就业  

image.png

李永胜是云南省会泽县火红乡的一名易地搬迁群众,曾长期在昆明、广州等地打工。现在,李永胜是道成蔬菜产业基地的一名务工人员。每天,他都会早早来到基地,细致地打理自己负责的油麦菜区域。

“每年打工收入在1.6万元左右,工作比较稳定,最重要的是可以就近照顾老人与孩子。”李永胜笑着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个产业基地,他们的生活就有了底气和依靠。

在产业基地里,类似李永胜这样的产业工人有5700人,他们分布在蔬菜生产和冷链物流园区等多个产业链上,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会泽县道成蔬菜产业基地是会泽县委县政府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无法外出务工群众就近就业问题,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思路,依托当地企业新建的一个产业基地,从2019年开始,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入帮扶资金超过8300万元。

image.png

会泽县蔬菜基地。云南中烟供图 

乐业才能安居。在云南中烟看来,结合当地特色发展产业经济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点。

整个产业基地分为育苗区、水培区、生产区和冷链物流园区等四个区,总面积10520亩,其中,育苗区108亩、水培区160亩、生产区10032亩、冷链物流园区220亩。

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主要种植油麦菜、意大利生菜、上海青等20余个蔬菜品种,主要销往香港、广东、湖北、河南等地。

“每年种5茬,每亩每茬产量2.9吨左右,年产蔬菜14.6万余吨,产值可达3.3亿元。”园区负责人说,为防范经营风险,他们引进农业公司采取土地及设施租赁的方式合作,基地可带动搬迁群众稳定获得“三笔收入”。

第一笔收入是务工收入,务工人员平均可以获得2.5万元左右的年收入。

第二笔收入是返租倒包收入,搬迁群众在经过培训掌握生产管理技术后,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实现订单生产、自主管理,按每户管理经营2亩计算,可实现2500余户搬迁群众户均至少有4万余元的收入。

第三笔收入是资产托管收益,基地通过资产托管,每年可实现经营收益2000余万元,这其中80%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可提供公益岗位1700余个,20%用于补贴安置区“爱心超市”,引导搬迁群众劳动致富,激发内生动力。

image.png

会泽县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云南中烟供图

此外,围绕以产业稳定就业,云南中烟还做了大量探索尝试。

——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助力农户增收。基地覆盖4652户农户,村民每年地租收入1000余万元,户均可获得地租收入2000余元。

——农家肥销售增收。基地每年可带动当地农家肥销售3万余吨,按每吨300元计算,每年销售收入900余万元。

——育苗区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蔬菜种苗1.5亿苗,建设订单生产基地5000亩,带动农户通过销售蔬菜种苗实现收入1亿元。

冷链物流园区建成后,将达到30万吨保鲜、冷冻冷藏规模,每天可配送和外运农产品1500吨,既可解决基地产品流通问题,又可补齐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短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在产业帮扶过程中,云南中烟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立足新阶段,云南中烟将积极与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协同,采取“项目+资金”的帮扶模式,帮助建设覆盖面广的产业项目,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当地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