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

重庆市局立足山地特色开展科技创新让烟农得益(图)

山沟沟里用上新技术
2012年08月27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郑州烟草研究院网站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郑州烟草研究院网站报道  “跟西南大学合办烟科所,最大的优势就是烟草行业的资金、产业和高校的人才、技术互补融合,最终研发推广具有重庆特色的科技项目,让烟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重庆市局(公司)局长(总经理)李恩华将“校企合办”的烟科所视为新技术研发和转化的摇篮。成立刚刚一年多的重庆烟科所究竟有哪些研发成果,烟农是否买账?记者深入山城,为读者揭示烟草科技“重庆模式”的秘密。

  旋耕变深耕,更省力高效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推进,旋耕机已经在大部分烟区得以普及。旋耕机改变了以往小农经济时代的人耕牛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雇工成本,因此受到烟农的欢迎。但是在重庆,烟农近几年对旋耕机使用效果的抱怨也多了起来。“烟农说的问题没错,旋耕机本身也没有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重庆山地农业所特有的土壤环境让旋耕机难以发挥在别的烟区那么大的功效。”重庆烟科所副所长许安定说。

  据许安定副所长介绍,重庆的土壤有两个弱点:肥力低、易板结。烟田土壤经过多年浅层微耕(约20厘米以内),表层土壤下会出现硬底层,这给烟叶生产带来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表层土壤由于长年耕作和大量使用化肥,土壤内微生物聚集,土传病虫害严重,容易诱使烟苗发病,尤其是在极端气候年间,很容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爆发而使烟叶减产甚至绝收;表层土壤长期耕作导致肥力耗尽,又会让烟农加大化肥使用量,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板结硬底层将深层土壤牢牢封锁住,烟草根系基本只在日渐退化的表层土壤吸取水分和养料,限制了根系生长,烟草无法从深层土壤中汲取优质矿物质等养分。

  要破解这些难题,根本之计是土地综合整治,烟科所、西南大学和农机厂三方共同研制的深耕机2012年4月试制成功,在彭水县的科技示范点,深耕机让初次接触它们的烟农尝到了甜头。几位烟农在烟田里用传统旋耕机和深耕机同时耕作进行对比,发现深耕机由于耕作深度比旋耕机多出10~15厘米,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得以充分翻动混合,而且其兼具开荒、耕作、起垄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平均每亩地能节省2~3个劳力。一位刚试用深耕机的烟农说:“以前的旋耕机用几年就不行了,还要用人力去深翻土地,现在这深耕机方便好用,而且还节省了用工和施用化肥的成本,我肯定会买一台回家。”其他几位烟农也纷纷表示,深耕机效率高,操作起来也更加舒适,等批量生产之后一定会第一时间买一台回家。

  “目前深耕机还需要在操作性和小型化上进一步完善,争取在今年能够批量生产,帮助重庆烟农解决困扰已久的土壤问题;市局(公司)也在研究新的补贴方案,希望能够提高补贴让烟农以旋耕机的价格买到新型深耕机。”许安定的话给在场的烟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漂浮变封闭,更安全可靠

  解决土壤问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老天爷给接下来的育苗工作也出了一道难题。重庆虽然绝对温度较高,但在春耕时节升温较慢,加上重庆春季长期阴云寡照和小雨连绵的气象特征,使得传统漂浮育苗易造成烟苗弱小、育苗期过长、壮苗整齐度不够等问题,直接影响烟叶的品质。

  “解决漂浮育苗出现的这些问题,主要措施就是增温补光,让烟苗在育苗期能够充分生长,最终提高烟苗的成活率和壮苗率。”烟科所工程师、农学博士杨超介绍了“封闭式”育苗这一概念。

  传统大棚由于没有人工补光设施,主要作用就集中在增温上。大棚虽能够阻隔外界低温的空气,但由于重庆大部分烟区在海拔800~1300米的地方,育苗季节的地面温度仍然很低,较低的地温让大棚内很难提升到适宜的温度,大棚的增温效果也打了折扣;而在育苗季节阴冷潮湿的地面和空气,则像一床厚厚的潮湿棉被包裹在烟苗上,让本来就稀少的光、热更难和生长期的烟苗“牵手”。

  在彭水和武隆两个县,能够自动增温补光的封闭式育苗大棚已经投入使用,该大棚从外观上与寻常农作物大棚无异,其独特之处全在内部。大棚顶部安装了可以根据室温控制的日光灯,底部安装了隔离地面的保温板,这一上一下的设施,能够将热量牢牢锁在大棚内部,有效防止较低的地温和“倒春寒”对发育期烟苗的破坏。

  彭水县润溪乡烟农田茂胜是远近闻名的种烟大户,2012年他又种植了200多亩烟叶,提到封闭式育苗,他掰着指头细说这项技术:“封闭式育苗温度稳定,烟苗长势就稳定,往年要生长45天的烟苗现在只要25天左右就可以长成,播种时间延后了半个多月,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准备工作。而且育苗期烟苗长势好,发育比较平衡,现在整齐度非常高,像施肥、剪叶等工作就可以齐头并进,节省了很多劳力和时间。”田茂胜指着他的烟田说:“今年按照这个长势,烘烤出来的烟叶品质肯定不错,估计赚个20万元问题不大。”

  三段变六步,更高产优质

  有了优质的原料,如何呈现出优质的成品?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便是烘烤这一环节。重庆万州区孙家镇烟技员简春道给烟农介绍了新的“三段六步式”烘烤法:“往年大家抱怨烤出来的烟青杂叶多,香气少,品质差。现在有了新的技术,今年的烟叶烤出来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作为重庆烟叶烘烤技能大赛第二名获得者,简春道对新技术推崇备至。

“三段六步”烘烤方法大大提高了烤烟质量

  “三段六步”与传统的“老三段”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将原来的步骤细化分解,以外动力主动排湿为核心技术,利用原有的烘烤设备加以改良的烘烤方法,对于有经验的烟农而言简单易学。“‘三段六步式’的操作主要就是利用改造过的可变速风机人为调控烘烤时的空气对流情况,进而达到人工排湿增温的目的,促进烟叶内致香物质充分合成。由于对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实现了对温度和烘烤的精细控制,就能用低温慢烤的方式把烟叶的香气慢慢固化。”简春道几句话就让在场的烟农理解了“三段六步”的要领。

  经过2011年的实践,用“三段六步法”烘烤出来的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近10%,青杂烟下降了8%,燃料消耗下降10%,平均每亩地能够多收入200余元。

  科技创新层出不穷,除了这些直接作用于烟叶生产的,还有可以远程监测和实时控制的环境监测系统,让“决胜千里之外”成为可能;山区病虫害统计与普查,让防病防虫从原来的被动走向了主动。这些成果最终为烟叶生产保驾护航,为烟农降本增效添砖加瓦。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