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评论 > 正文

多下基层 多些“暗访”

2013年11月20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孔伟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近段时间,中央新闻联播一直在播放各地政府走基层、转作风的新闻,其中8月5日播放了一则山西省委书记到当地农村暗访的新闻,王书记不打招呼直奔某某村,来到农田后招呼正在干活的几位农民,跟他们说是某某某,想来调查一下当地情况。农民们十分惊讶,大领导怎么会一个人来到农田调查,赶紧找来本村书记,刘书记说他天天看报、看电视,一眼就认出了这位大领导。王书记亲切地与当地村民围坐在一起,了解民情,收集问题,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而当地县委书记直到晚上才获悉省委书记到来。

  同样,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经理)赵全意也颇爱“暗访”,经常独自坐车到各基层专卖所、卷烟零售户、烟区进行走访、调研,使得基层单位往往提心吊胆,但零售户、烟农们却一片叫好声。

  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不禁拍手称快,领导不打招呼,不走寻常路,轻车简从到基层走访、调研,拉近了党政领导与基层村民的距离,收集到了基层最真实的信息,这样的领导岂能不叫好!这样的“暗访”岂能不让人拍手称快!

  然而,如今仍有一些领导不爱“暗访”,下去检查、调研工作习惯于事前打好招呼,来到基层单位后则任凭他们安排,往往选择路线近的、道路好走的、工作开展到位的地方进行检查、调研,检查、调研时也基本上只坐在车里面看看,来到路边找几户零售户、烟农进行一番询问,回去后再听个汇报了事。这样的领导到基层调研被一些人形象地称之为“坐在车里转转,隔着玻璃看看,来到田边站站,摆起架势拍张照,走时鼓励同志好好干”。殊不知,检查、调研的现场一般都是基层同志提前花大力气准备布置好的,路边安排采访的零售户、烟农也是提前培训好的。

  这样的调研结果往往是:基层各项实际工作开展井然有序,痕迹资料整理齐全,基层同志对各项政策连连称赞。试问:这样的检查、调研能看到真实的东西?能听到真实的声音?按照这样的检查、调研结果去制定决策,能符合实际情况?

  领导为何不爱“暗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官本位思想作怪。一是部分领导怕没面子,一个人下去“暗访”,没有当地单位迎来送往,没有当地干部层层陪同,没有当地单位热情招待,这样的“暗访”让一些领导感觉太冷清,没有做官的自豪感。二是部分领导怕受罪,进行“暗访”势必要不走寻常路,可能要去一些最基层、最偏僻的地方,可能要风吹日晒、忍饥挨饿,让一些领导一听“暗访”望而却步。三是部分领导思想不重视,觉得基层工作都一个样,而且基层往往存在一些“刁民”,“暗访”得来的东西不具有代表性。当然,一些领导无法“暗访”也与本职工作较多有关,实在抽不出时间去“暗访”。

  笔者认为,领导“暗访”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情,既能真实地看到各项政策到底落实没有,基层工作到底开展的怎么样,又能真实地听到零售户、烟农反映的问题,为制定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各地应采取相应措施,让领导“暗访”成为一种常态。笔者建议,首先,领导们应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暗访”,把“暗访”当成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其次,各单位应建立一套制度,明确各级领导每月“暗访”的次数、形式、达到的效果等。再次,领导去基层督办、检查、调研时,不应仅听从基层单位的安排,还需多绕些路,临时改变一下路线,去摸摸底,听听零售户、烟农的心声。最后,领导平时要适当减少会议、应酬的时间,多抽出一些时间到基层转转,与基层同志、卷烟零售户、烟农们拉拉家常,了解了解实际情况,这样制定的决策才有泥土味,才符合实际情况。

  当然,领导仅“暗访”还不够,“暗访”收集来的问题、建议,回去后还要认真研究,一一予以答复、解决,只有这样,领导“暗访”才不会流于形式,基层员工、零售户、烟农有话有敢说、才愿说。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