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烟叶平台 > 新闻快讯 > 正文

调整烟草产业托起四川彝乡荞地致富梦

2012年01月04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搜狐报道 作者:胡正清、丁杰
A+ A

  烟草在线据搜狐报道    冬日的彝乡,彝历新年的氛围依然浓厚。17日,记者一行前往四川省西昌市荞地乡过彝族年。

  下了高速公路,汽车便驶向了远处的大山方向,公路渐渐颠簸起来,人烟也渐稀,然而在这看似越走越偏远的地方,时不时却有一辆汽车经过,摩托车就更多了。

  “到了。”记者还在疑惑,就听师傅轻轻说了一句,眼前也豁然一亮:水泥公路宽敞平坦,竹林掩映农家,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记者在九道村下了车,尽管是冬天,这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伴随流水潺潺。郁郁葱葱的山林覆盖在山坡上,间或露出一小块种了蔬菜的地来。房屋在山坡上错落有致,村容整洁,偶有鸡鸣狗吠,路边人家抱柴禾的老阿妈微笑着招呼你进屋做客,幸福感溢于言表。

  “这几年我们乡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核桃、畜牧等产业,群众生活是一年一个样。今年,我们乡的烤烟种植在西昌市的民族乡中排名第一呢!是全市超产最多的乡镇!”荞地乡村民骄傲而自豪地告诉我们。

  【烟叶金灿灿】

  荞地人致富的重要支柱

  朱伍哈是荞地乡生态村的烤烟大户,也是连续8年受表彰的西昌市烤烟种植“先进个人”,“身处偏远思想不落后,条件艰苦业绩创一流”的荞地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朱伍哈说,他们家今年种植烤烟24亩,家里面的烤烟房都有6个,家里面还养了20多头猪,5头水牛,3匹骡子,100多只羊。这么多活计几乎全靠他、妻子以及大儿子三个劳动力,“烤烟那段时间最忙,常常从清早忙到晚上12点。”勤劳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今年的烤烟收入达到了7.8万元。

  “以前卖烤烟都用骡子驮起去卖,通村路修好后,家门口就可以完成交易了。”朱伍哈说,现在还是用老烤房烤烟,如果以后建起密集式烤房,就会更轻松了。在他的示范带头下,村里面其他人家也积极地想办法多种烤烟。

  说起密集式烤房的使用,马桑村村民聂立朝眉开眼笑,“以前都是十亩、八亩的种,去年开始使用密集式烤房见成效后,今年种了17亩,收入6万多元。烤出的烟叶质量好,全是上、中等烟。”聂立朝说,密集式烤房分十户人家一组建设,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还持观望态度,怕把烟烤坏了不敢轻易尝试,他和部分村民一起认真按照资料进行操作,最终烤出了质量好的烟叶,其他村民见状,今年都纷纷效仿。

  近年来,荞地乡的烤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该乡烤烟种植面积4216亩、收购干烟120万斤,在西昌市排名第二;2009年种植烤烟4521亩,收购干烟130万斤,在西昌市排名第五;2010年,在全市烤烟生产双控政策的控制下,种植烤烟3700亩,超产2%,均价达13.8元/公斤;2011年,全乡种植烤烟4600亩,收购干烟136.7万斤,超产7.9万斤,成为西昌市超产最多的乡镇。

  据了解,近三年来,荞地乡共投入377万元完成6个村的烟水管网配套。为提升烤烟生产效益,2008年完成了200座烤烟房的“普改密”工程,2010年完成了210座密集式烤房的建设,从而使全乡的烟叶烘烤从以前的以柴草为主要能源转变为以电煤为主要能源,从而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鲁乙钢说,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荞地乡还积极进行生态乡的建设,目前荞地乡已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正朝着国家级生态乡镇评选努力,争取实现“山水田园美,产业特点强,基础设施全,人民群众乐”的奋斗目标。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